達人開講

用2個指標幫企業分類 找出王牌型投資標的

撰文者:陳啟祥 更新時間:2016-10-20 瀏覽數:10,840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試著想像把自己當成一個到產地或是漁港負責進行挑貨的採購者,走進琳瑯滿目的商品陳列區,我想第一個吸引採購者目光的,當然都那些外觀最佳、品質最好及鮮度一流的商品,只是這些能高檔品,往往價值不斐,而且我們有自己的採購預算,當然不可能全部買進這些最貴的商品,我想很多人會用所謂CP值的概念,以適當的價格帶為基礎,去挑選在這個價格區間最好的商品。


這個觀念放在投資上也是相同的,那些頂級的好公司,擁有高ROE、高EPS,這些頂級100分的公司,你知道、我知道、獨眼龍也知道,競爭非常激烈,在市況不差的多頭格局中,通常要你花150分的價格才買的到,大概只有等到空頭時期,才有機會等到漂亮的價格。

擁有分析能力 就能抓住好的進場機會
那麼,我們只能等到大空頭時才能進場挖寶嗎?其實在多頭的緩漲格局中,若是細心觀察、仔細挑選,我們也是有機會能用60分的價格買進80分的公司,或是用30分的價格買進60分的公司,其實只要你有分析的能力,當市場價格低於該公司實際價值時,那就是我們的機會,差別只在於,越好的公司,我們願意付出稍高的價格去持有,而相對沒有那麼好的公司,我們則會以更高的安全邊際去要求(不過,對於那些30分以下的公司,我們恐怕只願意付出3分的價格,甚至怎麼樣都不考慮)。

那麼,要怎麼去對公司做分類呢?其實方法有非常非常多種,個人是用毛利率(有時也會用營業利率)與自由現金流量兩個指標當成X、Y軸,組合出4個象限,毛利率營業利率的高低代表著該產業是否具有跨入的門檻,熱錢總是像嗜血的鯊魚一般,哪邊有高獲利的機會,就會往哪邊去,因此當一個產業能維持在高毛利,就代表著這個產業不是你錢多想來就能來,通不過獨門技術的那道障礙,終點的蛋糕終究是想吃卻吃不到的,因此個人在做分析時,會用毛利率當成一個關卡,高毛利與低毛利的產業是不會用相同的標準去看待的,另外一點,若有間企業,能夠長期保持著比同業更高的毛利時,那也代表著該公司有著不易被超越的競爭力,因此,毛利率是我使用的第1個指標。

自由現金流量,指的是現金流量表上來自營運的現金流減去投資活動的現金流,也可以說是一家企業在整體經營上所真正流入的現金,能產生高額自由現金流的公司,代表著它在一個穩定的軌道上,此時我們評估的重點就在於,該企業是否能維持一個長期穩定的狀態?若判斷所處在的產業穩定、競爭對手也不強,那麼我們給予的評價就會較高,相對的,若有公司是處在負現金流量的情況,那要需要再去了解的東西就多了,包括有:造成負現金流的原因是營運現金流量少或是投資活動多?營運現金流量少的原因是營收衰退,還是存貨增加太快?或是帳款收不回來?而投資活動高的公司,則需要去觀察發生的原因,來自長短期投資的增加?或是固定資產的購置?然後藉此來判斷,企業處在擴張期需要大量投資來增加產能,或是本業已無法再增加獲利,想去依靠業外的投資(特別是是短期投資)來增加獲利?所以自由現金流量是我用來分類的第2個指標。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