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刺青大師幹嘛念經濟?休退學人數創新高,志趣不合為主因...聽聽學生們怎麼說

撰文者:吳尚軒 更新日期:2019-06-17 瀏覽數:8,152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關鍵字:

職場 風傳媒 就業 升學




「我說孩子你問問自己:你想要繼續念書,還是要學刺青?台灣大學裡面沒有刺青系,你未來是個刺青大師,幹嘛念經濟?」——LEO王《長大十八歲》

饒舌歌手LEO王的這段歌詞,可說是時下大學生最朗朗上口的句子之一;為什麼要上大學?上大學能做什麼?是教育領域裡一再提起的問題,在社群小編、電競選手、直播主等新興職業陸續出現的今日,大學教育能不能讓學生找到自己的志向、招考制度能否讓學生進入適合的科系,比起能否讓學生上明星學校,恐怕是更值得深思的問題。


休退學人數年年高升,多元入學「適性適才」受挑戰
根據教育部最新資料,大學生休退學人數逐年攀升,106學年度大專校院學生退學數,達到9萬1,531人,創下新高紀錄。其中,首要理由為「志趣不合」,占2萬5,462人,「逾期未註冊」則有2萬5,280人;此外,106學年度辦理休學人數為7萬8,220人,整體休學率為6.14%,首要理由為「工作需要」1萬9,976人,其次為「志趣不符」1萬1,225人。若加上先前休學而未復學者,106學年總休學人數,則來到20萬9,392人。

休退學人數、比例逐年攀升,是高等教育近年不斷被討論的話題,其中,「志趣不合」是難以忽視的重要因素,在目標是讓學生更能「適才適性」的多元入學,施行已有17年光陰的今日,其背後意義值得深思。

多元入學自2002年施行至今,僅管各大學逐年增加非考試管道名額,相關研究結果也皆顯示,繁星、申請生入學後的學業成績,普遍比指考生好,且休退學率較低,表示穩定度較高。但畢竟大學環境多元開放,課業成績好,不代表就適合科系,沒有休學、退學,也不見得念得歡喜,青年學子在茫茫學海裡的樣貌與困境,仍有待釐清。

上經濟系才知實務課少》政大生:申請前資料不多,親戚答案也很模糊
林志翔畢業於政大經濟系,當初透過申請入學管道錄取的他,卻在中途一度因為志趣不合,而選擇休學,歷經一番探索後才復學。他表示由於家裡的關係,過去念書考量是能不能賺錢,因此選擇念商科,申請時6個志願都填財金或經濟系,卻在進到大學後,才知道各科系具體差別,發現經濟系跟想像的不一樣,原本以為會有更多實務類課程。

林志翔表示,他在休學的時候經過思考,復學後才另外去修企管、行銷類課程,對此他認為,一方面是在高中時不會學到行銷廣告,沒有管道接觸類似的東西,而無法知道這是自己想要的;另一方面,高三生能蒐集的資料很少,就是透過親戚去問,這個科系是在幹嘛?不過他們給的答案也很模糊,無法知道更多。

社區高中諮詢資源缺乏》學生:當時對大學的認識可說是零
世新大學新聞系學生彭宬,高三後由於找不到方向,選擇先去打工、從事社會運動,過了2、3年後,才透過指考分發進入新聞系。談到高中時的認知,彭宬說,當時自己對大學科系沒有任何了解,就像是只看名字來認識這個人,「你找伴侶時不會這樣,我們沒有好的方式來認識這個人,等於高中是只看(科系)名字,就決定跟這個人交往4年。」當時就因為如此,不知道自己要念什麼,所以沒有應屆上大學。

彭宬畢業於桃園市永豐高中,對此他說明,社區高中沒有升學諮詢的相關資源,但他後來跟朋友聊,發現明星高中都有很多資源,而像他高中時沒參加過大學營隊,一方面考量的還有家裡沒錢,因此高中時對大學的認識可說是零。

台中學生嘆:南北資源、資訊差很多
政大統計系畢業生張啟慧則表示,自己到大學考試前才確定想考商管科系,之前確實沒有想過目標,只是覺得可能比較喜歡,也比較能賺到錢,剛上大學的時候有點迷惘,沒辦法想像這個系之後可以幹嘛,大人也不太知道可以做什麼,尤其當時,統計相關工作還沒那麼多,大數據這個詞才剛出現,到畢業時系上才把coding相關課程放入必修,所以念的時候,還不是很知道可以做什麼。

張啟慧高中就讀台中市衛道中學,他表示,高中裡有輔導室可以諮詢科系,也會有學長姐幫忙模擬面試,但無法對科系給太具體的建議,以滿分10分來說,自己那時對科系的認知,大概只有4分,即便有上網查資料,也無法理解實際上在學什麼,只有很粗略的理解。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