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近期元宇宙概念股大漲,究竟「元宇宙」是什麼?一文帶你簡單看懂元宇宙、相關產業有哪些!

撰文者:Bill Yang 更新時間:2021-11-17 瀏覽數:69,662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臉書創辦人馬克·佐克柏日前宣布將臉書公司的名稱由Facebook,更名為「Meta」,同時宣布將在「元宇宙(Metaverse)」相關領域投資100億美元,資助相關的研究與技術發展。現有的 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WhatsApp等服務,將會繼續沿用原本的名稱整合在 Meta 底下,就好像2015年Google成為新成立的Alphabet 為底下子公司一樣。


臉書的大動作,激勵了相關的個股以及幣圈的相關概念幣都出現大漲,以代幣Decentraland (MANA)為例,10月28日收盤約0.92美元,在臉書宣布更名訊息之後最高曾經達到5美元,漲幅超過5倍,目前則回落至2.7元左右。而台股的宏達電(2498)則是在消息發布前一週便開始發動,從10月20日起算,漲幅也接近70%。

接下來的問題,到底什麼是「元宇宙」呢?市場相關概念很多,如何判斷哪些是真,那些是賣題材呢?

什麼是元宇宙
「Metaverse」一詞來源於1992年作家尼爾·史蒂文森(Neal Stephenson)的科幻小說《雪崩》,描述一個人們以虛擬形象在三度空間中與各種軟體互動的世界。英文原著中叫「Metaverse」,它由「Meta」和「Verse」兩個詞根組成,Meta「元」表示「超越」, verse表示「宇宙universe」。這樣子似乎還是沒有解釋到元宇宙到底是什麼?我們從馬克·佐克柏當天的談話中,先看看元宇宙「不是什麼」?

佐克柏說:「很多人提到元宇宙時,他們只會想到VR,儘管我認為VR的確將是元宇宙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元宇宙不僅僅涉及VR,它將可以在我們所有不同的計算機平台上使用。」

「許多人也認為元宇宙主要是關於遊戲的。我(佐克柏)認為娛樂顯然將是其中的一個大部分,但我不認為元宇宙只涵蓋了遊戲。」這裡已經清楚的說明了2個常見的迷思:元宇宙不等於虛擬實境VR,同時他也不僅僅是遊戲。

元宇宙的要素

1.數位身份
那麼元宇宙是什麼?由於這個概念還在快速的發展。因此,目前你詢問100個專家大概會得出101種解釋。 尼爾·史蒂文森在小說中描述所有現實世界中的人,在元宇宙中都有一個「網路分身」。這個網路分身,英文單詞叫做「Avatar」,大家可能覺得有點眼熟。是的,Avatar就是「阿凡達」。

2009年,美國知名導演詹姆斯·卡麥隆的經典電影,就是以它命名。電腦遊戲或聊天室中玩家使用的虛擬身份,也叫Avatar。因此,元宇宙的第1個元素就是要有一個數位身份。這個數位身份跟我們在臉書上註冊的帳號有什麼差別呢?我們每個人在各個不同的網路上都有很多帳號,我們在這個網站上的行為數據被分別的紀錄在不同的網站當中。比如你的臉書,紀錄著我們社交朋友圈的資訊;你的蝦皮或是MOMO,就儲存著我的購物紀錄;你的Foodpanda就有我們的訂餐資訊等等。

但不管如何,這些資訊都只是實體物理世界的你的一個數位的延伸,他只是一個你在數位世界的投射,這些帳號是依附於真實世界的你。而元宇宙中的數位身份則可能與你真實世界的身份是完全脫離的,他會具備一個獨立的身份,他有他自己在元宇宙中的工作、收入、甚至可以有他自己的性格。完全不需要跟真實物理世界的你有任何關係。

2.價值體系
既然你的數位身份有自己的工作,也有他的收入來源,那麼,在元宇宙中如果沒有銀行,我如何能確保我的收入能夠被正確的紀錄,而我的資產也能過獲得保障呢?這就要談到元宇宙的第2個要素:價值體系。

同樣我們以遊戲來舉例,在遊戲中你的角色也可能會在遊戲中獲得金幣,獲得道具。這些金幣跟道具也是你的資產,但是這些資產是「中心化」的被記錄在遊戲的主機,如果你想要買賣或是交易這些道具,你可能需要回到蝦皮或是拍賣網站來做這件事,過程當中我們也常聽說被詐騙的問題。而在元宇宙當中我們有一個機制可以讓你安全無虞的完成價值與資產的轉移。這個機制是什麼呢?其實有接觸過加密貨幣的朋友們應該已經猜到了,就是分佈式帳簿,這也就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邏輯。

簡單複習一下分佈式帳簿的概念,舉例來說,就好像世足賽期間,同學們一邊看手機,一邊開賭盤,小李說:「如果法國隊贏了,我輸給你100塊」

小王說:「那你皮夾有錢嗎?」

小李把皮夾翻給小王看,確實有100塊。

小王就在他的小本本上寫上:「小李有現金100」,然後整個教室的人,也同時在各自的小本本上寫上:「小李有現金100」。如果小李後來真的輸了100塊,錢給了小王。那麼所有的人就在小本本寫上相對應的過程。

這個大家記帳的過程,就是分佈式帳簿。分佈式帳簿作為一個信任機制,每一筆交易,系統中所有節點,都要去記一次帳,都要對數據進行完整的計算和存儲。有了分佈式帳簿,你的數位身份,在元宇宙中不需要銀行,就能安全無虞的移轉他的資產。

3.沈浸式體驗
有了數位身份,也有了價值轉移的基礎設施,但是這個數位身份現在就好像是靈魂沒有軀殼,怎麼辦呢?各位現在你就好像是女媧,捏把泥土,為你的數位身份製造一個軀殼吧!這個軀殼同樣是必須獨一無二的,而且可以被完整紀錄,無法被抹除,這就是NFT(非同質化代幣)。

前陣子歌手JJ林俊傑,以高價買下了無聊猿Bored Ape Yacht Club(BAYC)的頭像,就是NFT的其中一種型態。假設在3D的元宇宙當中,JJ就可以化身為這隻無聊猿,去參加張惠妹的演唱會,沒有人會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在看演唱會的過程中,跟我們現在在電腦前面看直播有什麼差別呢?未必是有沒有VR效果的差別,而在於你能不能有可能跟真實的演唱會一樣,可以跟站在你旁邊的人產生互動與連結。

我不只是「觀看」,也不是一個人的參與,而是會變成你和一群人的共同體驗。你可以輕易地跟旁邊的人搭訕、聊天,你可以聽著音樂手舞足蹈,就像真的在演唱會現場一樣,這就是元宇宙的共同生活,一種沈浸式體驗。而虛擬世界中的身份也能透過在元宇宙中的「工作」賺錢,這個工作可能跟真實世界有很大差別,他可能是扮演戰士,打怪賺虛寶,也可能是養虛擬寵物,透過寵物的繁殖與買賣來賺錢。這些虛寶或是寵物也都是以NFT的型態存在。我這裡所說的其實就是已經在最近成為熱門賽道的區塊鏈遊戲GameFi。

除了,這個比較表層的沈浸式體驗,元宇宙中的身份,也能擁有改變他生存世界的能力,這點也是跟遊戲有很大不同的,現在的遊戲規則都是事先設定好的,遊戲的腳本規則都是遊戲公司說了算,你其實沒有什麼決定權。但在元宇宙這個世界,你可以參與規則的制定。每個元宇宙的參與者都可以創造獨特的玩法,都可以創造自己的世界。

舉例來說:就好像幾個小朋友在一起玩辦家家酒,每個小朋友都會參與每個角色、關係的設計,他們會七嘴八舌地討論,然後一起把討論的結果表演出來。玩了一會兒後,還可以增加新的劇情可以更好玩,只要大家同意,就可以變成新一輪的玩法這個其實就是現在在加密貨幣世界當中的「去中心化治理組織(DAO)」。DAO一詞就是(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的縮寫,可以說是一個開源的區塊鏈協議,由其選出的成員建立的一套規則來管理,自動執行某些行為,而不需要中間人。

DAO的規則被嵌入到計算機程式碼中,它根據協議的行為自行執行。程式規則和隨後的行為都被記錄在透明安全的區塊鏈帳本上,帳本無法被篡改。簡單說,就是一個能用投票改變的虛擬世界。

元宇宙的基礎設施
總結一下,那麼為什麼我認為元宇宙的真正商機是在加密貨幣,未必是在股票市場呢?從剛剛我們討論的內容就知道,硬體的設施包含VR、AR的設備,IC晶片等等當然會在未來使用者參與的過程中獲得需求的提升。然而真正值得在意的是在軟體上的升級,尤其是區塊鏈的底層技術包含,分佈式帳簿、NFT、GameFi、DOA就好像一塊一塊的樂高積木,正在一步步搭建起「元宇宙」。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Bill Yang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比爾的財經廚房)

Podcast《比爾的財經廚房》主持人,本節目榮獲Himalaya最佳人氣財經類節目。Spotify財經類Top 5、 Apple podcast投資類 Top 5。

延伸閱讀
通膨升溫機率增,有利景氣循環股
報酬回測》零錢買基金,參與後疫情復甦潮!
ESG ETF》美國解封效應,台股Q3恐震盪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