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書摘

聰明才能致富?統計結果:智商不是致富萬靈丹,學習才是!

撰文者:廖偉玲 更新時間:2018-11-21 瀏覽數:4,501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關鍵字:

投資理財 致富

高收入的密技:累積智慧資本
一般人眼中的賺錢方式有二:「花時間賺錢」及「用錢滾錢」,然而,真正有錢人更注重「如何花時間跟金錢累積智慧資本」,也就是發展「賺錢力」。因為時間跟金錢是你「現在」可以分配的東西,賺錢力才是決定「未來」賺錢速度的關鍵。而且,時間跟金錢可能被人剝奪、花光或賠光,賺錢力是愈練愈多,任誰也拿不走。

巴菲特的搭擋、波克夏公司副董事長查理.蒙格這麼說:「在我漫長的一生中,没有什麼比持續學習對我的幫助更大。我不斷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愈過愈好,他們不是最聰明,甚至不是最勤奮,但他們是學習機器,他們每天夜裡睡覺時都比早上聰明一點點。你們必須掌握許多知識,讓它們在腦中形成一個思考架構,在隨後的日子能自動運用。如果能做到這點,我向你們保證,總有一天你們會不知不覺中發現我已經成為同齡人中,最有效率的人


即使像波克夏擁有史上最好的賺錢績效,但它在這10年中賺錢的方法,下個10年未必管用,所以巴菲特不得不成為一個不斷學習的機器,醒著的時候有一半都在看書。剩下的時間,大多跟一些非常有才幹的人一對一的交談。」

從查理.蒙格口中我們知道,即使是世界首富,也從未間斷的提升自己的智慧資本,提升賺錢力。

這些人都是靠苦練紅起來
股神巴菲特自述,他11歲才存到115美元做了第一次投資,但在這之前他讀遍了奧瑪哈市立圖書館裡的每一本書。1950年代就讀哥倫比亞大學時,巴菲特跟隨價值投資之父班傑明・葛拉漢(Ben Graham)和大衛.陶德(David Dodd)兩位老師學習。他們倆是投資名著《證券分析》的作者,所以巴菲特在上課前把這本書念得滾瓜爛熟,記住所有案例與投資原則,還有老師們的投資歷程。所以他在課堂上不光只被動聽課,還能主動提問深化學習。畢業後,巴菲特到葛拉漢的公司上班,每天到辦公室打開檔案櫃,認真閱讀抽屜裡的每一張紙,努力蒐集紀錄數據,填滿數百張評估分析的表格。

日本股神是川銀藏(Korekawa Ginzo)只有國小學歷,他在書中自述:「1931年,我拿妻子幫我籌措的70元投入股市,獲得百倍利潤。這是我第一次投資股票,以34歲而言稍微遲了點,可是往後的股票投資卻一帆風順,是川銀藏之名響徹股市。」不過,一帆風順前的他如何提升智慧資本的呢?「我投資股票的契機是在1927年,當年,我受到金融恐慌的波及,嘗到了人生第三度破產的苦汁。之後就花了3年時間在圖書館苦讀,徹底研究日本經濟、世界經濟,及其它相關問題。然後以此自修的成果,分析經濟、研判行情變化。」據說那時的他非常窮困,每天坐車到大阪圖書館,沒錢吃午餐,只能靠喝水撐過一天。

現在把目光拉回自己身上,過去這一年來,我們是否曾為了提升「賺錢力」付出過努力?無論是工作專業上、投資理財上?

「命運」(遺傳基因跟出身的家庭)決定了先天智商與個性特質,也決定了我們的起步點,我們無法選擇。但後天的「思維模式」是我們永遠可以選擇的,選擇要不要提升自己,提升智慧資本跟賺錢力。此外,不論對投資或工作,我們也需要成長心態,讓我們不要太在意目前的表現或財務狀況,相信能力跟才智可以提升,相信現在失敗不代表永遠失敗,賺錢能力永遠可以提升。

還記得龜兔賽跑的故事中,是誰贏得最後的勝利?

諮商心理師,政治大學輔導與諮商碩士,曾任《富比士》(Forbes)百大企業應用開發經理、亞東醫院精神科實習心理師、九型人格與神經語言程式學(NLP)講師、旭立文教基金會員工協助方案合作講師。

自陽明大學遺傳所畢業後,決定離開實驗室選擇與「人」有關的工作,進入上市醫療器材公司從事客戶開發。經過多年業務工作,又看遍坊間商管與心理學的書,發現所有的成功都與「心」有關,於是重返學校攻讀工商心理與諮商輔導,取得心理師執照。

曾受邀至東森電視「媽媽好神」及GOOD TV「愛+好醫師」擔任心理專家來賓,曾接受雅虎台灣、台北馬偕醫院、中研院、恩主公醫院、赫威思專業訓練中心、動能學堂、丹麥商圖樂等許多公司行號的安排,開設職場心理學相關課程。同時,也常受邀在大專院校開設工作坊,新穎的教學方式深受企業及學生喜愛。

目前為行動心理師及講師,除了在部落格(melodyliao.cc)、moneybar財經商業資訊社群網站分享商業心理學等相關知識之外,為了幫助更多人自我了解與實現,創辦Meetype.com,透過Web App方式,提供更優質的線上心理健康與自我成長服務。



延伸閱讀
覺得賺錢辛苦? 心理師廖偉玲:童年經驗讓你無法變有錢
是真的沒錢,還是患了「金錢焦慮症」?窮,原來是大腦想出來的!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