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

存股人人都能做?台股19年投資達人上流哥:如果沒有選股能力不要存股!

撰文者:上流哥 更新時間:2019-12-31 瀏覽數:160,670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關鍵字:

存股 選股 股票投資 上流哥


我鼓勵大家在被動式投資過熱時,可以嘗試主動選股,我也要提醒大家,如果你沒有主動選股的能力就不要存股。大概是「存股」一詞最近被媒體廣為宣傳,有一位同學跑來問我,「某某股票可不可以當成存股票標的?」他說的這檔標的是我當時操盤基金的其中1檔持股,我不確定他是因為我的基金有買才想買,還是剛好選到一樣的標的。我告訴他,「沒有選股能力的人不要存股。」

存股票大致想法是主動式的選股但被動式的交易,選定幾檔績優股後,被動式的一直買進績優個股,不管短期波動,有點類似定期定額買法,不過,標的就只有少數幾檔個股。我覺得存股這一招遲早會出現問題,因為股市是動態的,你無法保證現在的好股票,以後是否還是好股票。況且,如果你有能力選股,那你就一定有能力可以長期打敗指數,那為何還要不管價格好壞地選擇存股?低買高賣不是賺更多?


以我在台股19年的經驗來說,很少有標的可以存股超過5年,即使是19年後的現在,這19年的數據都已經出來了,都很難回過頭去找出適合的存股標的,更何況是要你現在去存未來5年~10年的股票。

以前聽過一些存股標的,例如:中鋼(2002)、鴻海(2317)、華碩(2357)、宏達電(2498),很多人現在都存到掛了(當然也不見得是虧錢,但是績效可能會落後指數很多)。台積電(2330)是最近幾年才有人提,之前真的很少聽說過有人存台積電。市場熱的時候,大家都玩小型股,小型股才會漲啊,以前在大多頭時買台積電一點都不刺激。2011年,我買了台積電,當時股價約60元,我印象很深刻,全投信沒多少人有,公司同事還剛剛才賣光台積電,現在台積電已經300多元了,倒是幾乎投信所有基金都有了,這些人真的懂台積電嗎?

另外,2016年、2017年,電子股大多頭時,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那時候存金融股最對,但是,真的有多少人是從那時候就開始存金融股的?除了很難找到可以長期持有的股票之外,存股還有幾個問題點:

問題1》個股基本面的判斷非常困難
我很少看過散戶有個股基本面資訊的判斷能力,其實不要說散戶了,在投資界,我看過且稱得上是有個股判斷力的人也不多,多數是看漲說漲,看跌說跌,有可能業界有判斷力的人不比散戶多。假如你現在看到這句話,心裡回說,「對啊!別人都不研究,但是我懂啊!」我跟你保證,你99%是自以為懂。不信?

我舉個例子給你聽聽。電信股龍頭中華電(2412),從2010 年起漲,一直漲到2011年年中,評價從原本的10倍本益比,漲到20倍以上(詳見圖1)。

中華電的股價會上漲,主要原因是在「低利率」與「未來不確定性高」的環境下,公用事業股被當成抗通膨的好標的,但是沒有幾個人可以跟我講出這個上漲的真正主因。電信股就是因為這個題材所以才大漲,漲勢跟基本面變化沒有任何關係,不是獲利成長所帶動,也不是指數上漲所帶動,而是評價提升所帶動。但是散戶會講,中華電是因為基本面很穩、配息很好,是一家好公司,所以股價才會漲,可是這根本就完全搞錯上漲的原因。

而且,實際上電信股的風險比你想像中的大超多。雖然電信業是壟斷產業,而且每個月的營收穩定,但是,它被政府所控管,有可能會被強迫降價。不僅如此,一旦出現一些通訊革命,原本的主要獲利來源可能瞬間完蛋,例如:原本通訊獲利來源─簡訊費,在進入智慧型手機的年代後就迅速萎縮,現在大家幾乎都不傳簡訊了,而是用通訊App(例如Line)直接傳訊息、現在也不打電話了,而是直接用Line 的App 通話,也就收不到用戶的通話費了。

中華電那些年的獲利可能也因此下跌,2012年的獲利比2011年縮水了15.29%,2013年的獲利還在繼續往下掉,直到2014年才觸底,這是哪門子穩定獲利(詳見表1)?散戶是因為不懂才會以為它很安全吧?

每次我聽到散戶跟我講基本面,大多都是引述媒體的資訊跟結論居多,幾乎沒人有能力判斷資訊的對錯,或是市場上的利多、利空消息,對該公司財務報表的影響性,甚至是對有關公司競爭力的「五力分析」也沒有概念。誇張點的散戶可能連公司是賣什麼產品都不太清楚,衝著媒體上面的一個利多就想買。

之前有一件事情也很誇張,媒體報導A公司有大利多會出現,結果名字類似的a公司,股價居然也大漲。散戶居然會看到A公司的大利多,買到名字類似的a公司,真的是有夠扯。

我覺得這種純粹憑感覺下去挑選標的的方式,比較適合用來談戀愛,不要用這個方法挑股票。行為經濟學跟投資相關的心理學都證明,依照人類的直覺與本性投資,通常都會大失敗。反直覺跟違反人性的投資法,像是價值投資、反向操作,反而比較會成功。

問題2》股票的投資配置應該是投資組合
如果你只有存1檔、2檔股票,那麼就算你很懂基本面,也是冒了超大的波動風險。我的投資經驗告訴我,就算是你以為低風險的個股,風險也絕對比你想得要高。你把存股當成低風險,最後只會證明你根本就在狀況外。

就是因為個股的投資風險太大,所以投資股票一定要搞成投資組合,才能分散風險。當然投資組合也不只是分散風險的好處,個股間操作上也比較方便(因為教大家主動投資不是本書用意,這邊就不多提投資組合管理了)。萬一你存股的標的有台塑集團、中鋼等景氣循環股,再加上景氣在走長期下坡的股票,那報酬率可能會好一陣子不太好看,大幅落後指數(我舉這些個股當例子,是因為這些股票在前幾年都被認為是值得長期投資的績優股,沒想到才過幾年,目前看來獲利都已經轉差,同時媒體也不推薦了),投資報酬率還不如買指數型基金或採被動式操作來得高。

問題3》就算看好的股票也不表示低風險
我在投信待了9年,我的績效也不錯,加上我是偏穩健的價值投資派,照理說,我看好的股票應該很穩健的對吧?但是,實際上我看好的前幾大持股,常常會漲輸持股比較少的股票,我也常常踩到雷。難道說我買的時候沒有信心嗎?當然有,但是結果還是常常不如我的預期,這行再怎麼厲害,選10檔股票看錯3檔~4檔是很正常的事。

投資個股的變數太多,玩愈久就愈覺得個股投資風險高,分散投資部位絕對有必要。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雖然號稱集中投資,但是你仔細研究會發現,他投資的部位還是會有很多檔股票分散,最大持股也占比約20%以下,單壓1檔、2檔的風險真的太大了。

另外,我之前操作的基金,其持股裡面,有幾檔股票的持有時間較長,但是概估下來,平均也是持有1年~3年而已。雖然我也認為,我的持股相對其他台股已經比較穩定了,但是操作上,為了追求最大報酬、最低風險,還是不容易採用長期持有的操作,而且完全不賣。因此,如果你有信任的經理人,我會建議你直接去買他操盤的基金,而不是去挑他的前幾大持股來投資,你去買他的持股想要打敗他的績效,你覺得機率高嗎?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