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險

「一次給付」、「依治療過程給付」理賠差異大

癌症險怎麼保 才能無後顧之憂?

撰文者:郭莉芳、林 竹 更新時間:2015-12-31 瀏覽數:25,108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癌症已經連續33年蟬聯國人死因之首,平均100人中有28人死於癌症,要防堵罹癌後治療可能造成家庭財務吃重的風險,投保癌症險成為台灣人的必要投資。不過市售癌症險保單從理賠方式來看,有「一次給付型」與「依治療過程給付」兩大類,這兩類保單如何區分?對預算有限的小資族來說,該怎麼搭配最聰明?


2015年「Smart智富保單評選」在9月時曾針對市售壽險公司88張癌症險保單進行詳細評選,從中挑出7張「給付癌症治療期間所需醫療支出」相對較完整的優質癌症險,作為消費者首度投保癌症險時參考。如果已經投保這種「依治療過程給付」的癌症險,是否還需要加買「一次給付型」的癌症險?

連續2年參與《Smart智富》月刊保單評選活動的評審、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李安昇建議,如果已買過癌症險,可加保「一次給付型」癌症險,因為這類保單保費便宜,且與傳統「依治療過程給付」的癌症險有互補作用,可作為保戶考慮增加罹癌保障時的選擇。

同為評審之一的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羅秀珠則認為,買保單應以「全面性保障」為優先,「依治療過程給付」的癌症險理賠範圍廣泛,理賠項目分散,是買癌症險的第一順位;「一次給付型」癌症險則是理賠項目單一,集中在罹癌後的整筆給付,可作為已買癌症險者補強保單的工具。

非傳統癌症險理賠範圍
靠「一次給付型」補足

此外,由於「依治療過程給付」的癌症險有限制給付條件,例如須住院、動癌症相關手術、進行化學治療等才能拿到理賠。可是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陸續出現原本不在傳統癌症險給付條件設計中的治療方式,例如部分標靶藥物,或是止吐針劑等,這些花費因不屬傳統癌症險理賠範圍,即須自費。

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陳敏莉建議,「一次給付型」癌症險即可補強這部分需求,因為給付方式相對簡單,只要確定罹癌,不用住院、不用蒐集單據,就能一次領到整筆保險金,讓保戶自由運用。

《Smart智富》月刊專欄作家、政治大學風管系副教授彭金隆提醒,罹癌後會衍生一些跟治療無關的隱形開銷,例如改變飲食習慣,嘗試生機飲食或買高價的營養補充品,使得生活支出增加。另外,多數人在第一時間通常會以病情為主,進行相關治療,工作收入也可能因此被迫中斷。這時一次給付型態的癌症險即可發揮功能,應付發現罹癌後的收入缺口與隱形支出。

羅秀珠比喻:「就像射飛鏢一樣,『依治療過程給付』的癌症險,瞄準的是整個保障,目標讓各項目都理賠、可是金額不高,『一次給付型』癌症險瞄準的則是保障的靶心,集中理賠、拉高金額。」綜合前述4位專家的看法,「一次給付型」癌症險與「依治療過程給付」癌症險的差異,主要在給付方式、保障期間及保費等3方面。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