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選擇權市場概況與演進

撰文者:許溪南 更新時間:2017-08-23 瀏覽數:7,950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台灣選擇權市場分為標準選擇權與權證2大類
台灣的選擇權市場分為在台灣期貨交易所交易的標準選擇權及在台灣證券交易所(台灣證券市場)交易的權證(Warrants)2大類。台灣期貨交易所於1996年12月成立,起先只交易期貨,直到2001年才開始交易選擇權,2001年12月24日推出「台指選擇權」,2003年1月20日推出「股票選擇權」,2005年3月28日推出「電子選擇權」及「金融選擇權」,2007年10月8日推出「櫃買選擇權及非金電選擇權」,2009年1月19日推出「黃金選擇權」。

台灣的權證包括認購權證、認售權證(Put Warrants)、牛熊權證(Bull & Bear Warrants)(註13)。台灣的權證大部分為券商所發行,而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而所連結之標的有股票、股價指數、ETF、商品(如黃金),其中以股票型權證為最多。


牛熊證設有到期日及限制價格,在到期日之前,若標的證券收盤價觸及限制價格,牛熊證將提早到期並終止買賣,投資人則收回現金餘款(剩餘價值);若到期前標的證券收盤價並無觸及限制價格,投資人可於到期前在集中交易市場賣出或持有至到期,到期時投資人可獲得之現金結算款項為履約價與標的證券價格之差價乘上行使比例。

1997年9月4日台灣證券交易所推出首檔認購權證,2003年7月9日首檔認售權證掛牌上市,2004年7月14日推出第1檔以「台灣50 ETF(現為元大台灣50 ETF)」為標的之權證,2009年5月19日第1檔指數型權證掛牌上市,2010年9月8日首批29檔以外國證券或指數為標的之權證掛牌上市,2011年7月8日首批55檔牛熊證(所謂牛證為下限型認購權證之簡稱,而熊證則為上限型認售權證之簡稱)正式掛牌上市,2014年7月31日首發10檔展延型權證(註14)掛牌上市,2016年4月14日推出首檔連結黃金期貨ETF認購權證。至目前(2016年4月)台灣證券市場的權證共有1萬多檔,其中約4/5所連結之標的為上市櫃股票,又權證以認購權證為最多。

展延型權證(即「存股證」)係由牛熊證演化而來,除保有現行牛熊證之定價簡單、具停損機制及與標的連動性高之特性外,增設展延到期日(可申請延期,不限次數)之機制,讓權證的存續期間可不斷的延長,達成中長期投資存股收息功能。因展延型權證為深度價內發行,權證價格約為現股價格的1/2,又權證價格與標的價格連動率為1,即Delta(δ)=1,標的上漲1元,展延型牛證將上漲1元,反之亦同。此外,展延型權證與一般牛熊證相同,均設有限制價格,當標的股票收盤價跌(漲)破或觸及限制價格時,展延型權證即自動結算並提前下市,投資人僅可拿回剩餘價值,將損失全部之財務相關費用。

台灣期貨交易所的選擇權推出時間雖較台灣證券市場的權證晚些,但有些成交量非常大,尤其台指選擇權在價平(At the Money,ATM)附近履約價的買權及賣權,每日成交量高達數萬口,相當可觀。至於個股選擇權成交量則低迷,流動性低。

反觀,台灣的權證發行數量雖然不少,但成交量低,流動性也低,不及香港權證交易量的1/3。其主要原因為,權證的履約價只有1個(註15),而且券商的發行數量極少(大約1萬單位),流動性低,不利於投資人形塑各種投資策略,缺乏避險功能,因此無法與台指選擇權的成交量相比。

重設型認購(售)權證(Reset Warrants)的履約價雖可重設,但係在不同時點。在某一時點,履約價只有1個,且台灣的重設型認購(售)權證往往只有在上市當天重設,上市後就不再重設,與一般型權證相同。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