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GuruFocus創辦人田測產

投資人務必牢記 巴菲特3大投資哲學

撰文者:田測產(Charlie Tian) 更新時間:2018-02-26 瀏覽數:26,405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2.資本支出需求低,投資資本報酬率高
公司資本需求低的一個跡象,是它們有很高的資本周轉率(Capital Turnover),能產生很高的投資資本報酬率(Returns On Invested Capital, ROIC)。因此,只要動用一小部分盈餘,再投資到業務就行。

時思糖果1972年的盈餘是400萬美元。但到了2015年,它的稅前盈餘是19億美元。更好的是,它的成長只需要再投資4,000萬美元。40多年來,在波克夏海瑟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旗下,時思只需要4,000萬美元的資本支出,卻為波克夏賺進19億美元。因此,資本支出/稅前盈餘比率只略高於2%。


我算了穆迪、蘋果和Google的資本支出/稅前盈餘比率;結果如表2。

穆迪比起蘋果和Google,成長所需的資本支出顯然低得多。這家公司為了成長,只需要買進更多家具和電腦。2015年,資本支出只占淨盈餘的6%,其餘94%可以用來發放股利、犒賞股東,以及在支付稅負之後回購自家股票。

表3是這3家公司的投資資本報酬率。

雖然蘋果和Google的投資資本報酬率都很高,穆迪卻更高。

首先,ROIC衡量一家公司產生的現金流量,相對於它投資業務的資本,表現得有多好。投資資本是指股東權益和負債的總和,減去它擁有的現金。ROIC愈高,表示這家企業運用資本的效率愈好。

在經濟護城河和資本需求方面,穆迪比蘋果和Google要好。但這不能保證股價表現比較好,即使長期來說也一樣,因為另有一個因素,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構成絕佳公司的第3個特徵:成長。

3.獲利成長
表4呈現3家公司的每股盈餘年增率(%)。最後一欄,是過去10年的平均成長率。

蘋果和Google的每股盈餘成長率,比穆迪快得多。這兩家公司的成長比較快,對它們的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s),或是合理價格的成長,貢獻極大。這是10年來蘋果股價上漲約1,000%、Google股價上漲約280%,而穆迪股價只上漲80%的主要原因。

合理價格╱內在價值
每一股股票都代表對一家公司的部分所有權。因此,股票的合理價格,等同於投資人持有的部分業務價值,或是公司的「內在價值」。原則上,就像巴菲特解釋的,內在價值等於一家企業剩餘的生命週期中,能產生現金流量的折現價值(Discounted Value)。

巴菲特這位史上最成功的價值投資人,對於成長性的看法常遭人誤解。許多人相信他並不在意成長性,但成長性是他定義絕佳公司最重要的成分之一。他在1951年寫的文章〈蓋可:我最喜歡的證券〉(GEICO: The Security I Like the Most),認定蓋可是一家成長型公司。他寫道:

「蓋可夠格被稱為成長型公司⋯⋯。以蓋可來說,有理由相信未來會成長很多。」

當然,他是說在有獲利的情況下成長。他在1992年的致股東信中寫道:

「成長永遠是價值計算中的一個成分、一個變數,重要性可以從極小到極大;衝擊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

當一家公司在有獲利的情況下成長,而且如果投資資本報酬率為正值,它的內在價值也會成長。絕佳公司的價值會與時俱增,並以愈來愈高的盈餘力道(Earning Power)犒賞股東。相較之下,邊際企業可能無法隨著時間創造價值;摧毀原有價值還比較有可能發生。即使投資人能像巴菲特買紡織公司那樣,以絕佳的價格買進,結果仍會是一場災難。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