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年金改革正式實施,已退休族群原本能預期的固定收入嚴重縮水,還沒退休的上班族則是人心惶惶,下一階段的年金改革,是否會輪到勞保呢?當「晚退少領」成為常態,現在才30歲、40歲的小資族,未來想要退休,是不是只能退得更晚、領得更少?
雖然小資族的起薪低,但是,最大優點在於準備的時間夠長,只要長期投資、善用時間複利、養成良好的紀律,一樣能做到同樣的成果。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黃正勳進一步精算後發現,25歲的小資族,只要平均每月投入5,000元,在年化報酬率5%的條件下,還是能在65歲退休時,打造每月領5萬元的現金流,即便中間真的遇到年金改革,勞保退休金打7折,只要維持這個投入比率與紀律,依然能順利退休。
但是,每月固定投入這筆資金、想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報酬率,要怎麼安排呢?其實,小資族可以採3階段:首先以基礎保險打底;接著以股票領股息賺價差;最後以債券型基金領息持續投入,打造屬於自己的退休規畫黃金三角。
另外,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景肇梅指出,這裡買的保險,是幫年輕小資族打底、架構基本保障的險種,並非保費昂貴的儲蓄險,也不是針對老後退休時長期照顧所需的長期照顧險或失能扶助險,這麼做的目的是,當小資族不幸發生意外或疾病,就有足夠的保險費可以因應,而不會挪用到既有資產,或影響財務準備,建議小資族最好以保費較便宜的定期險為主,同時搭配團險或勞工保險等其他資源,以增加保障。之後如果有多餘的閒置資金,可以用來長期存股領息,並且搭配波段操作,同時賺取資本利得與現金股利,加快資產累積的速度。
約在50歲左右就從職場上退役,在股市總資產逾千萬元,2018年股票股利加現金股利約75萬元的股市達人施國文建議,小資族的資金有限.因此可以從低價的金融股開始,作為存股的第一步,之後再打造自己的投資組合,核心持股主要是賺取現金股利、衛星持股則是進行波段操作,整體持股檔數先控制在3檔以內,資金增加後才增加檔數,但是最好維持在7~12檔。
最後則是將部分資金轉入比股票更保守的配息型債券基金,再把配息拿來投入股票型基金或ETF,3年後獲利再投入債券型基金。基金講師郭俊宏建議,小資族最好用定期定額投資,一來是分散布局,累積低淨值的單位數,二來是養成良好的投資紀律。此外,在真正退休前,配息不要花掉,應該再以定期定額的方式投入到投資工具,等到退休來臨,則是花利息不動本金,讓本金繼續滾息。更多關於小資族如何打造退休後穩定現金流的方式,請詳見《Smart智富》月刊241期〈封面故事〉的報導。
延伸閱讀
▶每月6,000投資基金息滾息 小資也能存千萬退休金
▶靠3條線買基金年賺10%! 軟體公司董事提早退休陪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