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人民幣業務自2月6日開放, 各式新商品陸續推出,從定存、保單、基金、債券,到最近銀行推得火熱的「結構型商品」,讓存款族看得眼花撩亂。其中,「結構型商品」看起來很像存款,但收益卻比一般存款高很多,為什麼?
目前各銀行1年期人民幣定存利率超過2%的只有6家,最高的是京城銀行1年期定存,沒有任何綁約條件就有2.53%。不過,若把全部銀行的1年期人民幣定存利率拿來平均,年利率約只有1.5%,僅比新台幣1年期定儲利率1.355%好一點點, 要吸引一般存款族轉存人民幣, 誘因並不高。
本金定存,到期全數領回 以利息購買匯率選擇權
為了吸引存款族的目光,各銀行近期卯勁兒推出一種強調可以「保本」的「結構型商品」,這類商品的設計通常就是將①人民幣定期存款、與②離岸人民幣匯率選擇權結合起來,主要是賣給DBU(外匯指定銀行)的個人客戶,與銀行在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向法人客戶積極銷售的「雙元貨幣」組合式商品不同。
名詞解釋_離岸人民幣(CNH)
在中國境外交易的「離岸人民幣」簡稱為CNH,而在中國境內的人民幣則稱為CNY。CNH指中國境外人民幣與其他貨幣兌換的匯率,CNY則為中國官方主導的匯率,兩者匯率略有差異,但走勢連動度高。
名詞解釋_雙元貨幣
這是一種結合外幣定存與外匯選擇權的雙元貨幣定存(Dual Currency Deposit,簡稱DCD)組合式金融商品,屬衍生性金融商品,依照選擇權的買入和賣出可以區分成保本不保息與保息不保本兩種商品型態。
▲人民幣升值達標,就可領較高利息
目前受限於一般個人在DBU 單日兌換有人民幣2萬元(約合新台幣9萬9,600元)的限制, 而雙元貨幣申購門檻為等值1萬美元(約合新台幣29萬8,600 元)起跳,萬一屆時到期被轉換成人民幣,就會超過單日2萬元上限,因此部分銀行目前不接受個人戶在DBU承做人民幣相關的雙元貨幣。
對於不想讓本金蒙受任何損失,同時願意多承擔一些匯率風險,以獲得較高利息的存款族, 前述人民幣結構型商品就頗具吸引力, 這種號稱「100%保本,又能提高收益率」的商品自3月上旬推出以來,迄今已吸引人民幣逾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