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小常識

全台逾30年老宅多達300萬戶,遇強震恐倒一半

7大挑屋心法 慎選耐震中古屋

撰文者:游筱燕 更新時間:2014-07-01 瀏覽數:70,759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根據內政部的資料顯示, 全台住宅存量約812萬戶,屋齡超過30年的老宅,占比約達37%,約300萬戶,如果按照現行都更推動速度來看,預計得花上1,540年才能完成全台的都市更新!

再根據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指出,一旦發生規模6.3的強震,大台北地區恐會有4,000棟房屋倒塌!擁有逾30年結構工程經驗、曾任中華民國結構工程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的曾慶正指出:「倒掉一半都有可能!」他說,台北已經100年沒有發生規模4.5以上且震央在台北的地震,因此大家才會如此忽視老舊房子的結構安全問題。


所有人都知道新成屋因為技術新穎,所以較無結構老舊損壞的問題,但隨著全台各地房價都不斷攀高,多數人只能被迫去買中古屋,那中古屋又多是老房子,應該怎麼挑?才不會挑到結構地雷屋呢?《Smart智富》月刊特地邀請多位專家,為讀者解答。

心法1》
凹字型、L字型社區不抗震

現任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房屋委員會委員、戴雲發結構技師事務所負責人戴雲發表示,台北都會區土壤地質敏感,又位處地震帶,加上老舊房屋占比高,許多早期建造設計的房屋,防震係數大多不足,因此整體建物的形狀對於抗震變得十分重要。

一般而言,方正形式的建物,會比不規則形式的來得穩固。舉例來說,條件相同的建物耐震係數、歷經相同的地震規模時,正方或長方形建物受力搖晃的情況會比ㄇ字型、凹型狀、凸型狀以及L型等不規則形建物輕微,內部結構受損的機率也相對較低。

心法2》

一樓做店面,震垮機率高

曾慶正指出,不論是從日本阪神地震或國內的921大地震的經驗來看,許多1樓改為店面而被兩戶併成一戶的房屋,以及三角窗店面、透天騎樓等,多數倒塌得最嚴重。原因無他,因為當地震發生時,整棟建築物受到應力(編按:應力為單位面積上的作用力)最大的地方正是1樓,所以1樓也是支撐整棟房屋的重心。

大家不難想像,假使一棟建築物的1樓以上有牆、有樑、有柱,是堅固完整結構體,但是當1樓隔戶牆被打通後,少了牆的支撐,若外牆也沒有了,變成毫無抗震力的大片玻璃,遇到地震時,就很容易發生危險。他建議,儘管這些店面可能都位處精華區商圈,生意好、人潮多,有助拉抬房價,但是遇到大地震,一夕間化為烏有的機率也高。買房應該避免買在1樓樑柱牆打掉、四面都是玻璃、店面空間過大的老舊屋子樓上。

心法3》
樓中樓夾層屋有設計缺陷

曾慶正說,如果這整棟樓的原始結構全是樓中樓的規畫,代表增加了許多「挑空」設計,可能1、2樓都有樑,到了3樓就挑空變夾層,然後4、5樓有樑,6樓又是夾層,地震一來這些沒有樑的夾層抗震力量軟弱,就容易倒塌,即使事後加樑補救,也難以彌補。

還有一種是本身每層高度都蓋成3米6或4米半的大樓,讓住戶們自己施工,在室內「蓋違建」的夾層屋,這種即使每層樓都有樑,但要將原本一般高度為3米或3米多的房子,挑高成4米半,本身就會減少很多樓地板和樑,支撐力自然不比沒有挑高的房子。曾慶正建議,在買房時能不碰此類產品就不碰。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