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達人

用「修正滿足點」抓基金進場時機

撰文者:強大 更新時間:2021-05-01 瀏覽數:29,779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大家都知道基金要「逢低再買」的道理,但如何判斷多低才可以買呢?其實基金的歷史淨值中,藏著不少逢低布局的規律與線索,靜待投資人發掘與運用。

看基金淨值走勢看了20多年,我常覺得淨值的高低起伏都有脈絡可循。只要把基金對比的指數或ETF長線走勢拉出來,列出過去幾次大跌的跌幅,經過幾個經驗法則的分析,不難找到規律的「修正滿足點」,而基金絕佳的進場時機就落在這些修正滿足點的便宜價位,準確度不小,賺錢機率大。


用2經驗法則 找市場的平均修正跌幅
要找到規律的「修正滿足點」,我會善用以下幾個經驗法則:

1.列出過去5年幾次修正較多的波段跌幅:為何是過去5年,而不是更長的時間呢?因為過去5年較接近當前的總體經濟環境,而且已經走過多空循環,參考價值高。

況且,時間愈久的統計數字愈難取得,也愈難計算,而過去5年的免費數據很多,取得不難。例如,StockChart網站就免費提供各種指數過去5年的數據,將指數走勢圖下方的「Price Labels」打勾後,就能看到過去5年內幾次主要波段跌幅的起跌點價位,方便投資人判讀。

2.算出這幾次波段跌幅的平均跌幅,以及扣除極端情境後的平均跌幅:金融海嘯、中美貿易戰、新冠肺炎等極端情境發生時,雖然市場修正幅度驚人,但幾年才發生一次,容易讓平常時期的合理修正數據失真。因此,我除了計算所有大跌的平均修正幅度外,也會另外計算排除極端情境後的平均修正幅度,找到平常時期的合理修正滿足點。

用這2個經驗法則,我以台灣基金投資人幾乎人手一檔的科技基金為例說明:

科技基金的主要對比指數為那斯達克指數(NASDAQ),表1是統計那斯達克指數過去5年內幾次較大的跌幅。跌幅最大的是2020年2月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大跌30.12%;其次是2018年10月的中美貿易戰,大跌23.64%。而這幾次波段跌幅的平均下跌幅度為12.77%。

列出那斯達克指數過往較大跌幅的10組數據後,我會先排除發生機率較小的極端情境,亦即2018年8月29日至12月24日中美貿易戰、2020年2月19日至3月23日新冠肺炎等衝擊市場最劇烈的異常狀況。接著,再從8次波段跌幅裡,進一步分析出科技股的「修正滿足點」有以下2個規律數據:

1.在8次波段跌幅中,有3次跌破7%就止跌,發生比重最高,顯然下跌7%通常是第1個修正滿足點。

2.如果修正7%還不夠,價格快速續跌的幅度,過去8次波段跌幅中有5次跌不到10%,而跌超過10%的最多只到12%就止跌,之後便快速回彈,顯然10%是第2個修正滿足點。另外,因8次波段跌幅平均下跌9.63%,顯然也呼應上述修正10%左右就止跌的觀察。

將資金分成多筆 依下跌幅度分批投入
掌握7%、10%這兩個規律的修正滿足點,以及2次極端情境時分別下跌22%及30%的極端值後,針對科技基金,我會擬定以下進場策略,無論是主動管理的共同基金,或是被動管理的指數基金ETF,只要對比指標跟那斯達克指數相關,就都適用:

1.修正到7%或接近7%時(依照當時市場氛圍判斷),下第1筆單筆進場的單。
2.修正到10%或接近10%,下第2筆單筆進場的單,且金額是上一筆單的2倍,甚至3倍。
3.修正超過20%,將手中投資級債券基金或定存變現後分成3份,分別於修正20%、25%、30%時轉進科技基金。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