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勞動部在2020年8月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拍板定案2021年基本工資月薪從現行23800元 調漲到24000元;時薪則從158元調至160元,雖是連續5年調漲基本工資,但漲幅僅1.3%,創下史上最微調幅。</p><p><b style="color: rgb(0, 0, 128);">薪資微凍結,通膨是影響退休金準備成功主因</b><br>「薪資微調、凍漲」,一直是很多上班族辛苦多年最大的心聲,然而薪資不調、物價卻連連漲,但物價調漲的通膨不僅讓薪資購買力下降,也會讓你的退休規畫變得不一樣。因為很多人在計算退休金缺口時,往往忽略了通膨帶來的影響性。若再加上市場近零利率的影響,連帶會讓退休金準備與累積看似成長,卻停滯不前。</p><p>因此要慎選有機會能平衡通膨帶來影響性的金融工具,是準備退休規畫的不二法門。過去很多人可能會選擇儲蓄險,但隨著預定利率調整,儲蓄險在平衡通膨的作用變小。</p><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rgb(0, 0, 128);">8成5民眾認同附保證投資型保單對退休生活有利</span><br>目前有保險公司推出「附保證投資型保單」,透過保障資產與投資組合的風險控管,實現退休規畫目標。附保證投資型保單的專家管理機制,讓保戶有機會放大資產,同時做到風險控管,此外也有持續金流的特色,無論市場波動與投資績效好壞,都會依規範給付保證的約定資產,讓保戶在年邁後仍有現金流作為退休生活費來源。</p><p>也因為附保證投資型保單有上述功能,有機會能平衡通膨與零利率影響,讓保戶可持續的替自己做好退休理財規畫。在今年7月公布的「2020臺灣退休理財規劃大調查」,即針對「附保證投資型保單」進行調查,這也是是臺灣首次針對該險種進行的問卷調查。從調查結果發現,有近3成的受訪者曾聽過「附保證投資型保單」,若再向受訪者說明附保證保單「保險保證機制、資產撥回、專家管理」3大特性後,有超過八成五的受訪者認同「附保證投資型保單」是保障退休生活的工具之一。</p><p><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rgb(0, 0, 128);">選信譽好、長久投入公司,讓附保證更安全加分</span><br>淡江大學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則認為,目前保險公司推出的附保證投資型保單,仍以保證最低身故給付的GMDB商品為主,而其他附保證給付的險種較少,他認為這類型的保單內容因保證機制,所以相對複雜,因此他建議民眾在挑選時,可以選擇規模大一點、信譽好一點以及投入此一商品較長久的公司,透過公司的體制與專業替附保證加分。</p><p>另外。他也建議民眾在投保附保證投資型保單時應多了解商品的內容、成本,若有不懂之處,就詢問保險公司或業務員,畢竟這攸關自身未來退休生活品質,應知己知彼才能讓退休規畫更安心。</p><p><a href="https://lihi1.cc/4VHP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255, 102, 0); font-weight: bold;">守護退休生活,資產管理的專家&gt;&gt;</a></p>

  • 撰文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