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理科太太諮商筆記》諮商百小時就能拿來賣課程合理嗎?募資平台在打什麼算盤?心理師揭開課殘酷秘辛
撰文者: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更新日期:2022-12-15
瀏覽數:1,846
好吧,身為一個有牌的臨床心理師(編按:作者現為善言心理治療所所長),加上今(2022)年10月也被同一個課程平台邀課,只是聊一聊,應該不會被理科認為是酸酸。
接下來要說的,沒什麼對錯立場,而是以一個「被邀了好幾次課,卻始終沒有開成課」的魯蛇心理師觀點,從「商業立場」與「專業立場」來聊聊整件事究竟怎麼發生,以及線上課程背後的運作歷程。
她憑什麼開課?而且還是跟諮商相關的專業?
一星期前,案主在療程中告知我理科開課的事,當時我完全不知道有這堂課,而在10月中旬,我也才被同一個平台邀課,但她憑什麼?很簡單,3個字——「有市場」。
這幾年,我陸續被4大平台邀課,然後被各種不同的理由下課。有些是我買氣不足(好啦,幾乎都是這個原因),有些是負責窗口突然消失,有些是簽了約卻完全沒討論進度,有些則是礙於經濟因素推辭。
簡單來說,就是人家有市場,而我只是菜市場。人家有天菜,而我只有手路菜。
於是我逐漸明白,原來有資格開課的專業心理師滿街都是,每個前輩後進肚子裡都有滿滿的料,但遺憾的是,開課的重點不是你「夠不夠格,有沒有料」,而是「誰會買單?」
還記得當初某個負責窗口找我談開課,劈頭第1句話就是:「如果把你的文章標上價位,有幾個人會掏錢?」彼時我才領悟到,原來在他們眼中我不是心理師,而是「標價牌」。
因為對課程平台而言,開課就像拍戲一樣,目的不是搞慈善,背後都得讓銀兩入袋。於是就像一般製片廠,平台會掐住當紅的議題,人、事、物都行,因為有聲量才推得出去,而接下來就看誰能上場,他們得找到那個天選之人邱森萬。
藝人網紅職人都行,不過形象不能太離譜,畢竟內容要包含「知識學習」才有份量,也不能太嚴肅,否則沒有賣相。但藝人通常很忙,職人通常很僵,網紅是最折衷的選項,因此只要講師背景沾得上邊,內容不要違法,找到能賣掉課程的人最重要。
不過,理科與她的諮商歷程本身就有聲量,有份量也有賣相,肯定吸睛萬千平台首選。找到人之後,就要進行「募資」了,對我來說,那是一個很殘忍的過程。
一開頭,你會收到一封對你的專業景仰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語氣畢恭畢敬的邀課信。然而當時年紀輕,極度容易暈船,眼看人家把機會捧上門,內容也沒透露太多細節,加上一時虛榮心作祟,於是便赴約詳談。結果談了之後才發現——原來開課,是要自己掏錢的。
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你的作品」,因此只有2條路:付錢請平台幫你拍,不然就是自己拍(而這大多數都是拿的手機自拍),然後付錢請平台上字幕。
拍攝費是新台幣15萬元~20萬元。這不是均價,畢竟每個講師的課程長度不同,折扣也不太一樣。當然你也可以自己拍,但拍砸了不僅毀名節,還可能成為常年笑柄。
不過,不是每間平台都會收取拍攝費,有些佛心平台會幫講師拍攝,不額外酌收費用,但分潤會調整。也有些平台負責拍攝,但講師不分潤,而是拿固定講師費用,形同一次買斷。
規則各異,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平台不是凱子,他們不會讓錢打水漂,於是才有了「募資」這件事,目的就是確認「有多少人願意買單?」。簡單來說,募資就是集客力的民調,這段時間,平台會接手粉專的後台,投放廣告試水溫,等到募資人數超過開課成本,才會正式開課。
開課之後,拍攝費會從中扣除,也就是說,1堂1,800元的課,大概要先賣掉90人次,第1筆錢才會進到講師的口袋。如果沒過,那講師至少不會白花20萬,頂多也就大家原地解散、江湖再見。
但這不對啊!明明是對方看中我的專業找我開課,結果糊里糊塗變成我要負擔拍攝費,然後為了不賠錢,再把粉專後台讓給平台操作,挖光自家細節,最後如果沒過募資人數,他們就會說:「不好意思,你不夠格」。
這就是一般職人與藝人網紅最大的區別。職人超會寫免費專業文章,但推銷商品就被無視,觸及率慘不忍睹,為什麼,因為職人寫文的出發點本身就不是為了營利,他的受眾也習以為常。因此一旦轉型,既沒有藝人光環,也沒有營造買氣的管道,更沒有經紀公司管理門面,平時都關在巨塔,一遇到賣課環節,便只能盲刷人情卡套現。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