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爛理財

母親節特輯》曾偷錢、靠一杯奶茶當正餐,青年奮發拚獎學金:謝謝媽媽的4堂理財課

撰文者:張簡亦杰 更新時間:2019-05-09 瀏覽數:5,818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對多數人來說,母親是個人成長過程中意義非凡的存在,昔有孟母斷織、歐陽母畫荻教子,今則有許多母親為孩子省吃儉用攢補習費、遷學區。母親節就要到了,若平常因工作繁忙疏於關照家人,這個節日一定要好好把握。也許是騰出一天的時間陪媽媽逛街,或帶她去戶外踏青野餐。將孩子哺育成人得花大把青春,為人子女必當惜福感恩。除了幫你換尿布、泡牛奶、繳學費,媽媽一定也在身教言教上一路影響至深。除了要求孩子對課業表現負責,許多媽媽可是在「理財觀念」上費足苦心,「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媽媽們秉持這樣的信念,即使能過著衣食無缺的生活,都要讓小孩了解理財的重要性。

剛從大學畢業的利安和多數青年一樣,正忙著找工作、空閒時間去打工賺自己的生活費。利安雖來自小康家庭,暫無須擔待供養父母的責任,但一拿到畢業證書就被父母斷了金援,使他算是被迫獨立、得積極的為自己接下來的經濟來源打算。在等待兵單的期間,除了上求職網瀏覽職缺、撰寫應徵履歷,利安工作日也和一般上班族一樣,時間一到就去打工的店報到,賺自己待業期間的生活費。每天打工結束,利安會到健身房報到:「雖然目前只是在領打工薪水,但我還是想存一點錢,比起和朋友餐敘一不小心就花了幾百元,去健身房既能當作娛樂又不會多花錢。」


為什麼對金錢控管這麼自律呢?利安說,這得歸功於父母一路以來的叮嚀、尤其是媽媽,自他們還小時,就在理財教育上費了許多心思。

媽媽的理財第1課:有付出才有獲得
「國小的時候,我和姊姊的零用錢是數冰棒棍換的。媽媽會在冰棒棍上寫下不同的數字,讓我們透過表現換取,存在各自的塑膠桶內。像是幫忙洗碗是5元、乖乖練琴是10元…表現愈好、做愈多家務,下個月就能拿到愈多零用錢。」相較於許多父母每月選擇給予小孩定額的零用錢,利安的媽媽透過「數冰棒棍」的方式,教導他們金錢並非反掌可得,而是要靠努力付出才能換取。

不過隨著年紀漸增,即使是小孩也會開始有物慾,甚至會想購買自己無法輕易負擔的物品。小學六年級時,利安因為同儕而接觸到了線上遊戲且隨之沉迷,身邊的幾個朋友都會花錢買遊戲點數,利安也同樣受到了誘惑。不過當時每個月能靠賺冰棒棍換到的零用錢頂多300、400元,對於想買點數換遊戲裝備的利安來說,這筆零用錢不再夠用,於是動了偷媽媽錢的念頭。第一次從媽媽抽屜偷走1,000元鈔票時,利安很緊張,但隨著這項小小的偷竊行為沒被發現,利安食髓知味,便愈發頻繁的從媽媽抽屜「提款」。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