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術

投資達人雷浩斯傳授從股災中全身而退的反賺之道

用價值投資3招 從容應對關稅戰

撰文者:楊明峰 更新時間:2025-05-01 瀏覽數:55,002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今年年初,市場氛圍一片樂觀之際,價值投資大師、橡樹資本創辦人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簡稱馬克斯)發表備忘錄《再議泡沫》(On Bubble Watch),警告美股「七巨頭」(Magnificent Seven)估值過高,暗示市場已處在泡沫邊緣,未來可能面臨大幅修正的風險。

沒想到,馬克斯一語成讖。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4月2日「解放日」上,宣布對主要貿易夥伴加徵「對等關稅」,引爆全球股災。台股也未能倖免,連假後短短3個交易日內大跌約3,907點,跌幅達18.34%,令投資人陷入恐慌。


「沒有人能預測市場的未來……但我們可以讓機率站在自己這邊。」馬克斯在著作中指出,掌握市場循環,可以幫助投資人衡量市場風險,並能適度切換攻守策略。尤其當市場過度樂觀,投資人往往缺乏風險意識時,大筆資金湧入風險資產,正是股市大幅修正、甚至崩盤的前兆。這次全球股市的崩跌,正是這種情況的真實寫照。

長期鑽研馬克斯的價值投資達人雷浩斯,憑著對市場週期的掌握,以及謹慎穩健的投資作風,多年來持續穩定獲利,在這場突如其來的關稅風暴中,得以全身而退,還因提早布局空單因應,累計已實現獲利約453萬元。

早在今年2月底,他研判市場景氣已達高峰,加上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政策反覆,加劇市場不確定性。自3月起,他以空單對沖多單加強避險。4月清明連假前,隨著危機感加劇,他果斷出清所有多單,此時,避險空單瞬間轉為投機空單。

在關稅戰出閘,全球股市崩跌的當下,雷浩斯陸續回補空單,成功獲利入袋。如今,他維持高現金水位,靜待市場底部浮現,伺機布局遭錯殺的潛力價值股。

市場週期是股市的先行指標

雷浩斯認為,投資人對上漲反應不足,對下跌反應過度,往往會追高殺低。因此,投資人的心理變化,以及市場景氣、產業變化、政經局勢等交互影響下的股市在超漲與超跌之間不斷循環,形成市場循環週期(詳見圖1)。

台股具有兩大特性:1.屬淺碟市場,規模較小,且與美股連動性高,特別是與科技股為主的費城半導體指數關聯最為密切;2.台積電(2330)在大盤中的權重逾35%,整體半導體類股總比重更超過40%,使得台股深受半導體的景氣循環影響。

回顧近6年的半導體產業景氣循環,呈現「兩高一低」的情形:2020年~2021年疫情封城、供應鏈斷鏈,推升晶片短缺與超額下單;2022年則因升息與通膨壓力,庫存過剩、景氣反轉;2023年~2024年AI(人工智慧)浪潮再度帶動需求熱潮。

雷浩斯認為,2025年雖仍有AI驅動半導體,但隨著過度下單的風險浮現,加上關稅政策的高度不確定性,這次股市的大幅修正,提前反映了基本面的轉折。

「市場週期其實是股市的先行指標!」他認為,投資人若能掌握市場週期,不僅能提高投資勝率,更能在風險升溫時,提前部署防守,更能從容應對市場的波動。

不過,對於多數投資人而言,要掌握市場週期並不容易,因此,建議可輔以技術分析做判斷,當大盤指數利多不漲,出現「高點愈低、低點愈低」的情況,市場就有較高機率反轉,此時,投資人逐步提高現金比重,接著,當指數跌破季線時,一般投資人可將現金比重拉高至50%以上,以避免未來股價下殺的重大損失。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