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爛理財

AI不會馬上搶工作,但會幫老闆開除員工?秉持4態度才能讓演算法更準確

撰文者:經理人 / 林庭安 更新時間:2023-04-18 瀏覽數:3,373

關鍵字:

職場 績效 人工智慧 AI 自動 演算法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2022年11月ChatGPT推出以後,許多人都在討論如何應用人工智慧(AI),甚至盤點未來幾年哪些行業會消失。儘管AI可能還不會馬上取代你的工作,但已經有許多公司開始用AI來協助決定「要解雇誰」。

根據IT研究與諮詢顧問公司顧能(Gartner)子公司Capterra對300位美國人資主管的調查,有98%的受訪者表示,從2023年開始會用演算法協助他們做出裁員決定。


與15年前的金融風暴相比,當時公司選擇裁員或刪減福利時,人資部門大多沒有參與這些決策,而且多數人會用經驗、直覺來決定要刪減哪些部門或人才;但如今,人資部門被視為戰略合作夥伴,不僅能在企業決定採取哪些成本刪減方案中發揮重要作用,也開始運用AI工具來協助決策。

比方說,許多公司都會利用AI協助處理履歷、進行面試和評估候選人,亞馬遜(Amazon)和高盛都有使用AI平台執行影片面試,不只可以讓公司面試和聘用的人數翻倍,同時也能縮短面試時間;也有公司會用AI來評估員工表現,如摩根大通(JP Morgan)就在內部建了一個系統,蒐集員工在工作場所中的所有活動數據,包括花在Zoom視訊會議的時間等。

用AI做裁員決策,最看重績效、技能數據

組織可以獲得各式各樣的員工數據,包括出缺勤、薪資、年資、技能、考績等。人資主管在做裁員相關決策時,雖然所有數據都會考量,但有70%的主管表示最看重績效、技能數據。

而這2種數據的取得,每家公司、每位員工的評量方式都不同,有些是看銷售數字,有些則是蒐集生產力分數的相關數據,小至員工使用E-mail的時數,或是誰在會議中開啟鏡頭。

Gartner指出,利用數據協助判斷是正確的行動,因為它可以讓人們依據證據、數據做決定,比較不會摻雜無意識偏見、情緒等,而這樣的決策方式也比較能說服上層。

然而,只有41%的人資主管表示,他們擁有足夠準確的數據以及分析技能,使其有信心在降低人事成本方面給出良好的建議;在員工數小於250人的小型企業裡,更只有25%的人對此感到自信。

數據決策的兩難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疑慮呢?首先,這些決策必須倚賴大量的數據,有許多企業並沒有足夠多的數據能使用;而且就算擁有大量數據,如果沒有特別注意這些數據是如何獲得的,也可能得到錯誤的建議。

舉例來說,在調查中,有70%的人資部門會使用績效數據來產生決策,如果人資部門接到必須解雇員工才能維持公司營運的指示,人資只要輸入需要的結果(如最終要裁員多少人),再把績效數據「餵」給演算法,系統就會列出可以解雇的員工名單。

不過,近年有許多人資都坦承,績效評估的流程與方式,其實還有許多改善空間:某員工的績效分數很低,就真的意味他沒有提供任何價值給組織,所以是裁員的第一人選嗎?的確可以這麼說,但也有可能是這個員工有一個對他有偏見的主管,或是公司缺乏完善、正確追蹤員工績效的制度。

由於演算法沒辦法兼顧所有考量,所以可能會產生不正確的建議。對人資來說,完全仰賴數據或經驗、直覺,都有可能會做出錯誤的決策,這是一個兩難。

用自動化系統協助決策,應秉持4態度

Gartner指出,如果缺乏人類的智慧與常識,完全透過自動化系統做決策,可能會產生不準確、不道德的決策,進而衍生更多問題。如果公司的人資部門想要透過自動化系統協助決策,可以嘗試以下方式,以便能做出正確決定:

1.慎選參考資料:員工數據有些是事實,有些是人為數據,當有「人」的因素存在,就有可能會有偏見或某些外部因素影響數據的真實性。在選擇要使用哪些數據做決策時,必須先考慮一下數據的客觀性,也該把長短期目標一併考量。比方說,用薪資高低決定裁員目標,當然可以馬上縮減成本,但如果因此裁掉具備關鍵職能的員工,未來還是要重建組織,反而可能會付出巨大代價。

2.理解演算法的運作模式:每個模型的運算方式都不相同,如果你不清楚工具是如何得出最終的結果,必須先跟供應商聊聊,了解某些數據是如何生成的。

3.探索更多解決方案:如果分析結果顯示你必須減少員工數才能讓成本降低,是否意味著必須馬上裁員?其實不一定,或許你可以先減少工時,或是外包工作,讓承包商接手本來需要全職員工才能完成的任務,甚至讓有些員工可以提早退休。

數據可能告訴你只有1個選擇,但人類可以發揮創意,探索其他解決方案,也能達到相同結果。

4.保持適度懷疑:在Capterra的調查中,只有7%的人資主管完全放棄用經驗或直覺做出裁員決策;換句話說,就算人資部門已經變得更加倚賴數據來進行決策,但只要決策涉及「人」,仍要讓人類做出最後決定。

本文獲「經理人」授權轉載,原文:AI不會馬上搶你的工作,但會幫老闆開除你!讓演算法決定解雇誰,好嗎?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我也曾是個工作狂!P&G副總裁的職涯領悟:別等到被掏空,才懂得休息
不想被AI取代工作?這3種能力,未來會愈來愈重要
「再小的事情,都要做出不一樣的格局!」被降職的高階主管,如何在小位置反敗為勝?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提升績效。
為全國行銷企管月刊銷售 NO.1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