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股點評

你知道私募基金是什麼嗎?其實你也可能是股東之一...彭博社資深財經記者帶你一窺真實面貌

撰文者:傑森.凱利(Jason Kelly) 更新時間:2023-07-05 瀏覽數:9,660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2011年,當我履行諾言,帶著8歲的兒子威廉到加州卡爾斯巴德(Carlsbad)的樂高樂園遊玩的時候,感觸頗深。我其實正圍著私募巨頭們擁有的物業轉。清晨,我們在黑石集團控股的希爾頓酒店的木屋套房中醒來。我們開著一輛從Hertz公司租來的車抵達樂高樂園,而Hertz是由私募股權基金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和Dubilier & Rice所有。事實上,但凡那些我需要掏腰包的時刻,花花綠綠的鈔票統統流向了由私募巨頭們控制的企業。即便是假日,我也擺脫不了。

幾個月之後,我和葛瑞格.布藍諾門(Greg Brenneman)一起吃晚飯,他曾在數家由私募股權基金控股的企業擔任高層:洲際酒店(Continental)、漢堡王以及奎絲諾三明治(Quiznos)。


我們詳細的討論了私募股權基金無處不在的身影——例如,我的J.Crew毛衣,我太太家鄉卡茨基爾(Catskills)的連鎖店達樂(Dollar General)。這些品牌中,從玩具反斗城(Toys“R”Us)到寵物食品(Petco),應有盡有。我查詢得愈多,就有愈多的品牌映入眼簾。總數讓人難以置信。截至2011年1月,在全世界範圍內,私募股權基金管理著近3兆美元的資產。它們所擁有的公司為美國GDP貢獻了8%的產值。

思考這些投資機構是如何聚集這麼多的財富時,也讓我想起另一件事情:一位同事的母親曾是加拿大多倫多郊區的教師,她的退休金帳戶是交由安大略省教師退休保險基金管理的。我曾於2010年初在《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上介紹過該基金,他們的投資策略是直接購買目標公司,就如同維生素零售商GNC。從美國加州到新加坡,成百上千的退休基金、捐贈基金以及政府基金,都將數以千億美元的資金交給黑石集團、KKR等私募股權巨頭打理。我想起岳父母大人都有類似的退休基金,他們和其他千百萬老年人,才是我手機中不斷加長的名單上那些企業的幕後持有者。

雖然購買或出售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出現這些私募基金行業的參與者,還是出人意料。在1970年代、1980年代,私募股權基金還屬於摸著石頭過河的實驗階段,並且以併購基金自稱。在1990年代,私募股權行業開始迅速生長,部分基金抓住機遇,脫穎而出,成長為資本巨頭。在世紀之交,更加響亮的名字「私募基金」成為了最新的稱謂。雖然名稱改變了,但基本的營運流程還是那些:募集資金,運用債務槓桿,收購企業,最後高價脫手出售。

從2000年至今的10幾年中,一切都已經變了樣。私募股權基金從幾億美元規模的扮家家酒,開始發起規模超過100億美元的超級基金,並向期望年化收益率可達20%至30%的退休基金和保險基金進行募資。華爾街轉眼變成了樂善好施的出資方,並以債務借款的姿態出現,以賺取巨額的中間費用。大型投資銀行與機構投資者利益捆綁,同氣連枝。這些資金管道成為私募股權基金隨時隨地的提款機。

2005年至2007年,我們見證了各式各樣的交易發生,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從連鎖醫院巨擘HCA到連鎖酒店希爾頓。我對私募股權行業刮目相看,並從2007年2月開始著重在報導該行業。在關注的第1週裡,史上最大的槓桿交易——德州電力公司(TXU)被收購的消息就不脛而走。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令人始料未及。2007年和2008年的信貸冰河期讓許多交易戛然而止,隨之觸發了全球金融危機。私募股權基金經理們基本上無所事事,還得竭力安慰被公開市場打擊得心急火燎的客戶們——投資者們也擔心投資併購基金後自己究竟還擁有什麼。不同於對沖基金因為一個錯誤操作導致巨額損失,私募股權某筆技藝拙劣的交易,仍然可以苟延殘喘。等一切塵埃落定,私募股權基金仍然會持有那些在經濟繁榮期購買的企業。

我在樂高樂園的頓悟,使我徹底接受了私募股權基金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盤根錯節的糾纏在一起的事實。對於每個人來說,我所踏足的這方土地在金融世界看似偏居一隅,實際上卻處於核心位置,並且只有極少數人才能真正明白這個行業,以及他們所從事事業的本來面目。

透過創立規模相對較小的基金公司,他們撬動了更大規模的資金池,以購買企業轉而對所有者及員工產生巨大的影響力。施瓦茨曼的黑石集團就藉由其控制的企業影響著上百萬人。他們是私募股權基金層層帷幕背後的巨頭,堪稱現代的魔法師。

相比普通人,這些商業鉅子毅然決然的放棄了成功的經理人生涯,因為他們發現了只有極少數人才能夠洞悉的機遇,並且繼續讓夢想成為現實。

為了摸清這些無時無刻在影響著我們生活的私募股權基金背後的意義,我決定沿著資金的投資路徑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來探尋投資活動的真正價值。我的追蹤從公共退休基金一塵不染的會議室開始,然後到擁有無敵景觀的頂級辦公大樓,接著到打折的連鎖超市、披薩連鎖餐廳以及酒店,再回到起點公共退休基金,最終發放至退休的教師和消防員手中。我發現,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者,還是某些依賴退休基金生活的企業員工的老闆。一路向前,這些資金經過財務槓桿而變得更加壯大,投進目標企業後或增值或保值,再不然就是逐漸貶值縮水。

忽視或詆毀這個行業都是不明智的,它的影響力正與日俱增。而且,無論是你早晨飲的那杯咖啡或是你出差時睡榻的床單,抑或是你信箱裡的退休金支票,你總和它脫不了關係。

延伸閱讀
從生活中嗅出投資商機!這4檔在台灣吃的到、買的到的美國餐飲股,其中1檔去年報酬竟高達39%
不怕搶生意?為什麽同質性高的餐飲業總是開在附近?一文看懂選址背後的3大業界通則

私募帝國:彭博社記者解密!一窺掌控全球金融命脈的投資巨頭真實面貌
作者:傑森.凱利(Jason Kelly)
譯者:唐京燕
出版社:樂金文化
出版日期:2023/04/28

作者簡介_傑森.凱利(Jason Kelly)
彭博新聞社駐紐約的記者,畢業於喬治城大學。其新聞生涯始於《亞特蘭大憲法報》與《亞特蘭大商業紀事報》。他專門研究全球私募股權行業,並經常為彭博電視和《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撰稿。在彭博工作的10年中,凱利還關注科技行業,並撰寫了「卡崔娜颶風」、「阿富汗戰爭」等專題文章。對彭博電視台與《彭博商業周刊》來說,他都是一位高產的作家。在加入彭博社之前,他是《數位南方》(Digitalsouth)雜誌的主編,該雜誌專注於東南部和德州的技術和金融。

譯者簡介_唐京燕
專職譯者,譯作有《私募帝國:彭博社記者解密!一窺掌控全球金融命脈的投資巨頭真實面貌》《投行人生》《併購之王》等。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