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理財≠零欲望,需要跟想要其實可兼顧!「想買名牌包」也能成為理財動力
撰文者:媽咪老師Cindy 更新時間:2023-11-02
瀏覽數:2,319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日前教育部「0歲~6歲國家一起養」的影片內容,為媽媽禁止已成家的兒子購買公仔,最後把這筆費用挪去買給孫子的實用育兒書籍;此外,擁有iPhone 14的國中生也在臉書匿名公社詢問:「如何讓爸媽買新上市的iPhone 15給他?」
這2則看似不同背景和狀況,實質上都有個共同點:「只能買需要,不能買想要!」難道,父母跟孩子都不能有購買欲望嗎?如果是這樣,那就不會有卡債、詐騙等社會案件頻繁發生了。
所以,我設身處地地思考:「如果我是該名想買iPhone 15的國中生家長,我會怎麼做?」
責罵和禁止,沒辦法解決問題。
我們這一輩,甚至上一輩,多是經歷打罵教育長大的,而如今身為父母的我們,也都清楚責罵沒有辦法解決問題,所以我會選擇開「家庭會議」,找個適合的時間,坐下來跟孩子好好聊聊:「為什麼想要,以及如何買到?」
設定夢想清單,並幫助孩子達成目標,你會發現欲望也是一種動力。
人非聖人,每個人都有犯錯的可能
我身邊不乏成年人被詐騙或被盜用帳號的事件,甚至孩子也曾誤刷爸爸信用卡3,000元,然而,最重要的是要從犯錯中學習,陪孩子討論下次該怎麼做。
如果孩子還是無法做到約定,請繼續共同想出一個目前可以達到的方式。
理財教育,我抱持著正向教養的「自然後果」,孩子嘗試過、從經驗中學習結果後,再來討論下一次遇到又會怎麼做。
最近,孩子為了做程式,希望購入高價的電競筆記型電腦,遠遠超出我的預算;不過,我們了解他為何想買電競筆電的目的,隨之和他討論如何購買之後,孩子自然而然地選擇了符合預算跟CP值高的筆電。
最容易完成的小事,是幫助孩子成長的動力
相信大家都聽過少年股神,也聽過因當沖而負債上千萬元的年輕人等事件。其實,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金錢教練,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生活購買練習,孩子才能從錯誤或成功經驗中學習,培養正確的金錢價值觀。
已經快40歲的我,仍然會想玩夾娃娃機,也有想買Hermès的欲望——難道成為媽媽之後,自己就不值得買個名牌包嗎?我的答案是可以!
透過學習和理財、設定夢想清單、放棄其他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物品,能更快幫助自己完成夢想清單。
本文獲「moneybar」授權轉載,原文:只能買需要,不能買想要?小學生必學「夢想清單」!
延伸閱讀
▶「投資不是付錢就會財富自由。」1個故事告訴你:方向對了,盡全力奔跑才有用
▶新手投資》「只吃到魚尾也沒關係」持續定期做一件事,從小獲利滾出大財富
▶「不讓我換iPhone 15,小氣!」孩子發文引負評,父母可用3件事避免炫富心態
moneybar是財經商業社群網站,幫助你實現財富自由,快樂退休。我們打造「個人化」財商FQ知識,提供:國際金融資訊、台股及ETF投資趨勢、高手實戰經驗。追蹤我們,提升你的 「資」識力,成為投資高手!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