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認真的人最美,但沒必要堅持凡事都全力以赴...一個過來人分享:「正確努力」才有效率

撰文者:塚本亮 更新時間:2024-01-19 瀏覽數:1,851

關鍵字:

效率 AI 正確的努力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努力的人最美,大家對這點都毫無異議。

只不過,你現在所做的努力正不正確,仍有檢討的空間。至於正確或不正確,該如何定義呢?


為了什麼而努力?

是想讓誰看見你努力的姿態嗎?是想展現成果嗎?

似乎有必要根據你的目的,在一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究竟需不需要努力?

常見到許多人,將「努力」這件事變成一個目標。

認為「無論如何都必須努力」「只要努力就會一帆風順」一直逼自己努力。

愈是這樣的人,往往會沉醉於「十分努力」的自己,對自己「十分努力」這件事感到滿足。

你現在是為了什麼而努力呢?

努力的人最美,但是並不表示不顧一切全力以赴就是好事。「自己想做什麼」、「想要達成目標應該怎麼做」,當你釐清這幾點之後,如果努力是必要的手段,努力才有意義不是嗎?

比方說,過去曾有人公開分享「長期讓孩子食用市售的離乳食品」的看法,結果反對聲浪此起彼落,遭到眾人一陣撻伐。有人還在Twitter(推特)上推文表示,「將冷凍食品端上餐桌就是一種『偷懶』的行為」,一度引發熱議。

這讓我想起在英國留學時,曾經聽過這樣的笑話:「英國媽媽的味道就是微波爐的味道。」

英國並沒有日本這樣的料理文化。住在英國的時候,最令我震驚的就是超市裡冷凍庫擺放的比例,我覺得應該有高達一半左右。

儘管如此,我的英國友人們還是健康地長大成人了。

一個人的時間及能量有限

坦白說,一個人的時間及能量是有限的。

對於努力工作養育孩子而筋疲力盡的人來說,如果連下廚做飯都要全力以赴的話,真的有意義嗎?每天親自下廚努力做飯,真的是正確的做法嗎?

如果凡事都必須努力,結果父母親因為這種壓力影響心理健康,對於孩子的健康也無暇顧及了。

而且有些人還覺得,有必要讓其他人體會一下自己經歷過的辛苦。

但是這麼做的話,時代就無法進步了。

舉例來說,如果想正確計算出多少錢,與其用人工1張、2張地數,倒不如用點鈔機會算得更快更正確。相信不會有人因為你用機器點鈔,便認為「你不重視金錢」吧。

譬如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老師都會要求我們翻辭典查單字的意思,但是你到現在還會這麼做嗎?畢竟用手機查的速度更快,所以與其訓練快速查閱厚重辭典的技巧,將這些時間用在其他地方反而更有意義。

今後的時代,「人們努力做過的事」,應該都會逐漸被機器人取代。

話說回來,究竟機器人是為了什麼才會出現在這個世上,就是要讓世界變得更便利、更安全。如果讓AI(人工智慧)來做更萬無一失且更快速的話,這項工作就交給AI吧,讓人類去做只有人類才能做到的事,這並不是什麼偷懶的行為。

完全不思考目的的話,就會覺得努力是必須。

但是連自己根本不必去做的事情、自己怎麼都做不好的事情,也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做的話,便稱不上是「正確的努力」。沒必要凡事親力親為,所以要善用科技,或是麻煩身邊的人去做,這樣才會有效率。

總而言之,努力只是一種手段。如果不用努力也能達成目標的話,這樣也不錯。

捨棄無謂的努力,專注於現在只有你能做到的事情,就能一步步實現你的目標。

延伸閱讀
工作是為了生活,但生活不是為了工作...適時停下腳步休息吧!你不需要心懷罪惡感
過度追求完美,恐削弱自信心與成功機率...美國頂尖績效教練:學會肯定自己,才有可能做得更好

有技巧的努力,回報翻倍!50個贏家思維陪你做對選擇,工作、人際關係、生活從此不再精神內耗
作者:塚本亮
譯者:蔡麗蓉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4/01/10

作者簡介_塚本亮(TUKAMOTO.RYOU)
GL Academia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董事。京都山城運動俱樂部CEO。

1984年出生於京都。高中時原是偏差值30、瀕臨退學的問題學生,後來下定決心應屆考進同志社大學;再進到劍橋大學攻讀心理學,碩士課程修畢。回到日本後,於京都設立專門培養全球領袖的「GL Academia」公司。以心理學為基礎的指導手法備受矚目,國內外教育機關紛紛邀請到校指導,每年在10所以上的大學授課。迄今已培育並指導4,000人成為世界通用的人才。

另外還擔任電影《麥可傑克森:未來的未來演唱會》導演兼編舞師特拉維斯.佩恩,以及其他世界級頂尖藝人的口譯工作,更是一名十分活躍的入境業務諮詢顧問。2020年設立了足球俱樂部「MATCHAMORE京都山城」,目標是加入日本職業足球聯賽。

主要著作包含《ネイティブなら12歳までに覚える80パ ターンで英語が止まらない!》(高橋書店)、《頭が冴える!毎日が充実する!スゴイ早起き》(Subarusya Corporation)、《「すぐやる人」と「やれない人」の習慣》、《「すぐやる人」の読書術》(明日香出版社)等書。

譯者簡介_蔡麗蓉
樂在堆疊文字之美,享受譯介語言之趣,盼初心常在,譯作年年增長。
E-MAIL信箱:tsai.lijung@msa.hinet.net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