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這份工作適不適合我?去留問題難解...透過7項指標評估拉力、推力孰輕孰重
撰文者:MH 更新時間:2024-03-28
瀏覽數:2,595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相信最近大家不管是在對於「工作」還是「找工作」都處於比較保守的狀態。既然許多人趁此養精蓄銳,不妨也試著思考:
現在這份工作是否適合自己?萬一這份工作真的不是自己想要的,又該怎麼衡量要不要離職找工作呢?
這篇文章就想來聊聊這2個問題。
工作是想得到什麼?為了什麼?
在真正決定要跳槽或離職之前
可以先思考:工作是為了什麼?想要得到什麼?
有的人是為了錢、有人想要追求成就感或發揮空間,也有人最在乎個人生活跟工作的平衡,但無論如何,這個答案只有自己知道。
如果還沒有想法,可以試試把所有因素都寫在1張紙上,然後隨機抓出2個來比較,看哪個比較重要,再把比較重要的那個跟第3個因素比較,以此類推,最後就可以選出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那1個。
要強調的是:上面這個步驟只是找出對自己而言「最」具決定性的因素,但不代表最後「只」能在乎這件事情,也不代表其他因素都不重要。
舉個例子,像我最重視的是個人成長機會,但也要求公司得給出對應的薪水和發揮的空間。此外,較輕微的因素也包含工時長短、工作氛圍還有公司的地點等,這些都是我在找工作時會綜合考量的因素。
思考過這件事的好處是,等之後有其他工作機會時,或者真的被老闆、被客戶、被同事氣到很想要離職的時候,可以把這份表拿出來看一看,或許能做出比較理智的決定,並且確認下一份工作是否真的適合自己。
接下來會把這些因素分成2大類,1類是來自已經拿到offer或想去的公司提供的「拉力」——也就是吸引人到這些公司的點;另1類是來自現在公司內部的「推力」——也就是讓人想要離開公司的原因。
可能會有人問:這些因素不就是一體兩面的嗎?比如「薪水」,如果薪水是推力,就代表薪水太低;如果是當拉力,就代表薪水很高,這樣為什麼需要分2大類寫?
這是因為換工作時會參雜很多考量,有些是拉力、有些是推力,但如果只有推力,可能只會讓人想離職,不一定想要馬上找新工作;同樣地,如果只有拉力,推力不足,也不一定會讓人願意跳槽,所以分成2類,是想要把這些拉力或推力寫得更清楚,這樣真的碰到這些情況的時候,才有個參考點和對應做法。
來自外界/未來公司的拉力
產業
看到某些產業很有前景,可能會想因此加入、跟著起飛;但很多產業只是曇花一現,如果對於這個產業沒有長久觀察和了解,建議可先找相關產業的前輩聊聊,或者多找一些資料。
比如前陣子很夯的區塊鏈、fintech、直播和外送,現在還活著的又還有幾家呢?此外,有些產業正夯沒錯,但與自身興趣是否相符呢?如果自己是一個很需要熱情驅動的人,那更得好好評估了。(延伸閱讀:職場真心話》初出社會,挑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好?資深主播給畢業生的金玉良言)
發揮空間
未來公司承諾會給出主管職,或者保證會很有發揮空間,這個時候要思考的點是:是哪一種發揮空間?
公司是百廢待舉等人去復興嗎?還是已經從0到1,需要人帶領他們從1到100?以前者而言,很需要組織管理的能力,但也得願意身兼第一線員工、做些手腳活;以後者來說,需要的是商業頭腦、能夠看到未來的前景,這兩者需要截然不同的能力,能夠發揮的空間也是天差地遠。
成長機會
很多公司(尤其是新創公司!)的面試官或老闆很愛講的是:「這邊會給人很多成長的機會,你茁壯的速度會異於常人。」
但其實成長有分兩種:1種是在受傷中成長,另1種是有人帶著成長。
以我待過的新創公司而言,說實在,多半都是前者……畢竟新創若還沒有一定規模和資金,通常也找不太到比較資深的人,所以很多時候的確都有很大的成長機會,但也得花很多時間去摸索和碰撞。
更現實的是,所謂的「成長機會」,並不是「保證成長」,只是給了一個容錯的空間,(基本上)不會因為犯錯就懲罰甚至資遣員工,但員工也可能什麼都沒有學到,到最後只知道這些是錯的,但不一定真的能夠找到對的方法,所以,也不要單單被這個「成長機會」給蒙蔽了。
薪水
這應該是所有的拉力跟推力裡面最好衡量、最能量化的項目吧!要特別留意的是,有些公司不一定是給予「實質」加薪,而是改以用股份、分紅、業績獎金、年終或更多特休作為誘因,也因此,可能反而本薪變低,但總年薪變高。
此外,還可以把通勤距離、工時、附近的消費水平、是否要租房或騎車的油錢等項目都算進去,這樣才能夠做出最準確的比較。
地點
地點有分成2種,第1種就先以國內為例,就先以工作人口數最多的的大台北來說吧,比如住在永和,工作地點在古亭公館,過個橋就到了,通勤時間短、費用也較低;但如果住在永和,卻要通勤到汐止,那時間和費用也會連帶提高許多。
尤其如果是很講求善用時間的人,想必這些通勤時間非常寶貴,很多人都說在交通工具上可以看影片、聽音樂、想事情,但也有人覺得很容易被打擾,無法好好善用,這就是個人習慣了。
另外1種就是出國工作,海外工作的相關資料很多,這邊不贅述,大致上就是要考慮當地的稅率、消費水平、租屋等,精算之後再跟現職工作的所在地點比較。
老話一句,還是得集結多個因素,綜合考量後才知道下一份工作是不是更符合自己的需求。
工作氣氛與環境
工作環境小至硬體——比如辦公的空間有沒有隔板、每個人辦公的空間多大、平常辦公室裡有沒有嘻笑聲或聊天的聲音,大至整個公司的管理與培訓風格、組織是否扁平、能不能開放員工發言、上層願不願意聽進員工的聲音等,都是很重要的評判標準,但這也是很難透過1次、2次面試就得知的事情。
如果真的想要了解,平常可以多追蹤有興趣的公司或其創辦人的社群媒體,或者參與這個公司主辦的講座。不過,最好是可以透過朋友打聽,得到的答案通常會比較真實。
有些人會說:「反正工作只是要賺錢,這個應該不重要。」但畢竟一天中有3分之1的時間都在這個公司度過,所以自己對於這間公司的整體感覺、工作時的情緒和感受都是非常重要的,真的不要輕忽。
工作時間
以台灣來說,傳統的公司通常都是硬性規定上下班時間,比如早上9點要打卡,晚個5分鐘就算是遲到,且一定要待滿某個時間(比如9小時)才能打卡下班,不然會算是早退。
相對於此的制度就是「彈性上下班」,現在蠻多公司(尤其是新創公司)會有這套玩法,但也有很多種實施方式:
1.完全不管員工的上下班時間,事情做完就好。
2.不規定上下班時間,待在公司滿固定時數即可,比如上班後須待滿9小時才能下班。
3.規定上下班區間,比如早上9:00~9:30都可以上班打卡。
「彈性上下班」的好處的確就是字面上說的,讓工作保有彈性,比如今天傍晚臨時有事,就可以早點上班、早點下班去處理;但壞處也顯而易見:因為每個人的上下班時間不太一樣,有時候要約會議或找人就不太容易,或者有可能自己下班後,還被仍在上班的同事找上。
這個彈性反而造成許多人難以遵照表定的上下班時間,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個人生活,所以這一樣要看個人的習慣,有人就是想要朝九晚六,時間到了就下班,不用管公司的事情;也有人喜歡這樣的彈性制度,晚上在家繼續工作、收個信、回個訊息也無妨,這當然也是個人的取捨跟習慣。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