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
封面故事搶先讀 ◆ 拿房增貸買高息股 42歲教官實現退休夢
撰文者:編輯部
更新時間:2014-08-01
瀏覽數:6,380
2007年時,楊禮軒還是一個領著死薪水、努力還房貸,雖然手邊有價值幾十萬的股票,但每月剩餘現金不多的上班族。可是,7年過去了,楊禮軒手上的股票資產卻來到1,114萬元,7年間放大了16倍,每年更可以領取超過50萬元的股利。短短7年,究竟發生什麼變化,而楊禮軒又做了哪些事,讓他能提早達成財務自由?
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行打造金飯碗。從事軍職的楊禮軒從年輕就開始努力存錢買房,他在30歲前就已經擁有兩間不動產,比別人多了一份租金收入。早年他買房時的房貸利率高達9.5%,因此他領到薪水就趕緊繳房貸。但是當他看到利率像溜滑梯般一直望下探時,他開始做出不同的理財決策─不再拿閒錢還房貸,而是投入股市,開始養高殖利率的股票。
由於在軍中看盤、下單不易,無法頻繁進出,因此楊禮軒改以長抱高殖利率股票為主,既然要求穩,他初期鎖定民生消費類股投資。剛投入股市的隔年就碰上金融海嘯,讓楊禮軒發現:雖然股價腰斬,但當年度配發的股利卻不受影響,這更加深的他抱股賺股息不賺價差的決心。
但是光靠閒置資金投入股市時在太慢,當時,楊禮軒算過,手中的持股約200萬元,以殖利率8%來看,一年股利約16萬元,如果靠每年慢慢新增投入本金,要達到年領50萬元股利,至少要625萬元的資本。若殖利率降到6%,更需要833萬元,這意味著楊禮軒恐怕在50歲前,都難以達成年領50萬元股利的夢想。
於是,楊禮軒又做了一件不一樣的事。2012年,他前後向銀行增貸兩次,共325萬元,買進殖利率高達7%~8%的股票。若以當時房貸利率約2%估算,中間等於有超過5個百分點的利差。楊禮軒的做法正是把房子從負債(房貸)變成資產(股利、生息資產),而他精選高殖利率的股票賺穩健股息,就是借錢投資的下檔保護利器。
可以在42歲說退就退的楊禮軒,羨煞不少軍職體系的學長與學弟,當別人還在擔心軍公教的退休福利不斷縮水之際,楊禮軒卻因為提早7年布局,自己建構生息資產,甚至善用低利房貸的槓桿操作,讓近3年的資產倍速成長,比同儕提早一步實現退休藍圖。
想知道更多建構生息資產的操作方式嗎?
請見《Smart智富》月刊192期〈算利─養股生利、增貸套利、借劵賺利〉。
輕鬆優退你心/行動了嗎?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