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達人

黑傑克專欄》債券型ETF適合專業投資人做避險

撰文者:黑傑克(李挺生) 更新時間:2018-05-16 瀏覽數:4,636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台灣人偏愛固定收益,任何金融商品只要冠上「高收益」3個字,都能獲得良好的銷售績效。這個偏好並不限於散戶,機構投資人更是如此(原文發表於2018.01.01)。

中央銀行幾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除了買黃金之外,基本上只投資在各國政府所發行的政府公債。有些國家的央行會將部分資產,布局在政府機構(類似台電、中油這種國營事業)所發行的公司債。雖然這樣的操作方式經常被視為「激進」、不夠穩健,但是,除了存款之外,債券相關的金融產品,可以說是最普及的投資標的。最暢銷的基金類型也是債券型基金,它同時也是保險公司銷售得最好的品種。不管懂不懂、喜不喜歡,我們或多或少都已經是債券投資人。


但是,債券的先天性質並不適合一般的投資人,第一個門檻是金額。筆者在2008年曾經透過外資券商下單,打算買美國的公司債,結果被營業員婉拒,原因就是錢不夠多。

第二個門檻是資訊。債券的交易跟股票不同,雖然它也在交易所掛牌,但是通常是透過店頭市場議價,就算有彭博資訊系統所提供的即時資訊,但是,實際買賣還是透過交易員間的撮合。營業員拒絕我的原因,不是懷疑我沒錢交割,而是知道我是股票族,只想賺短期超跌的錢(當時如果成交的話,2009年隨便賣都是1倍的獲利),不值得為這樣的客戶啟動交易員與後續報價的服務。各位投資人要了解,提供資訊要成本,而債券這種非標準配備的成本更高。

第三個門檻是知識。債券跟股票常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但是兩者本質上有差異,投資決策的關鍵點並不完全相同。股票買未來,看成長性;債券要求安全性,只要能配息還本,就是好債券。如果用會計的財務報表來做區分,股票看重「損益表」,債券看重「資產負債表」。

債券具有存續期間
增加指數編製的困難度
但是,法人在買賣債券時所觀察的指標「存續期間」相當複雜。它是指債券的壽命、票面利率與指標利率的複合指標,算起來很複雜,即使對指數的編製者來說也很難,因此也影響到債券指數的編製。

我們熟知的美股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已經有百年的歷史,但是,世界第一個債券指數直到1973年才問世。債券的歷史明明比股票更悠久,發行總金額、流通量都是股票的倍數,但是,債券指數卻晚了約半個世紀多才誕生,就是因為編製不易,而最主要的困難來自於債券有壽命期限。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