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爛理財

短時間獲得高報酬?社會新鮮人別被騙!艾蜜莉:人心的貪婪,可能騙走你辛苦賺來的錢…

撰文者:艾蜜莉 更新時間:2018-12-22 瀏覽數:60,156

關鍵字:

艾蜜莉 龐氏騙局 直銷


大家努力工作,就是為了賺錢過好日子,但生活中有些事件,往往會利用人心的貪婪,來騙走你辛苦賺來的錢,這些披著羊皮的狼,你遇到的話,認得出來嗎?

1.不要為他人作保
如果你的親戚需要跟銀行借錢,但銀行沒有通過,他跑來哀求你替他作保,並再三保證,之後每個月一定會固定還你錢,你到底要不要接受呢?


我們先來了解作保的意義,銀行公會法規委員會專家指出,保證人就是幫借款人「保證」該筆借款一定會償還,也就是說,如果借款人還不出錢來,保證人就要負起還錢的責任。

保證人在法律層面可再分為2種,分別為「一般保證人」以及「連帶保證人」。

「一般保證人」是銀行先向借款人協商還款,當協商失敗,並確認借款人真的無法還款之後,才會向保證人要求償還債務。

但「連帶保證人」跟借款人的還款地位相當,也就是說借款人未按時還款,銀行就可要求保證人還錢,甚至還可行使「加速條款」,要求保證人一次清償所有借款。如果是大金額的借款,銀行也可先行查封保證人的房產後再與保證人協商還款。

從以上可以得知,不論是「一般保證人」或是「連帶保證人」,在法律上都有責任要幫忙還錢,也就是銀行都有權利跟你拿錢來償還別人的債務。

試想看看,如果你親戚總共向銀行借了500萬,而你是他的保證人,結果你的親戚只還了10萬就消失不見,剩下的490萬銀行就會來跟你要,請問,你能接受為他人清償這樣的債務嗎?

不論金額大小,終究是一筆錢,也是你辛苦賺來的,結果通通被拿去還別人的債務,這樣你能接受嗎?

老一輩人常說,保人就是「呆人」,幫人作保自己幾乎天天都籠罩在恐懼中,不斷地祈求,希望對方順利清償所有債務,不然法律規定討債期限有15年,在這時間內,銀行將不顧一切的一路追討,快到期時銀行會申請中斷時效,重新再來,又可追15年,直到你把錢全部還完為止。

因此艾蜜莉建議,儘可能不要為他人作保,以免讓自己陷入爬不起來的泥淖中,伴隨著深深的悔恨。

參考資料:台灣大紀元蘋果日報

2.跟會的危險性
常聽老一輩的人提到「跟會」,到底「跟會」是什麼呢?跟會就是指民間標會,又稱互助會,
在法律上則稱為合會,是早期傳統社會民眾理財、借貸的方式之一,具有籌措資金及賺取利息的功能。

簡單舉例說明標會的運作:這邊以內標制、會款1萬元、底標1,000元,每月1次,共計21期為例。

小華急需20萬現金,因此發起互助會,找20位友人加入,那麼小華就是會首。此會的會錢為1萬元,標金為1,000元,共有21位成員。

第1個月,小華(會首)直接拿20萬元,也就是20位友人繳的會錢(每一位繳1萬元),因此會首的好處,就是可以無息借款。同時視小華為死會(因這一期的錢由他拿走)。

第2個月,標會中會首以外的20位成員(即活會成員),看誰急需用錢,誰就參與競標,標金最少1,000元起標,假設大明這次以1,500元得標,大明這個月就不用出錢,並拿到其他成員給的錢。大明此期之後,也就視為死會成員。

民間標會運作列表(以內標制為例)
第2個月,大明以1,500元得標,小華(會首)因為已經得標過,因此視為死會會員。大明為此期的得標者,不用出錢,直接拿錢。剩餘的19位成員,為活會會員。故大明可以拿到的金額為:1萬元×1人(死會會員)+(1萬元-1,500元)×19人(活會會員)=17萬1,500元。

那麼大明在這一整個標會流程後,總共付出多少呢(此標會含會首共21位成員)?1萬元(首期)+1萬元×19人(19期的死會會員)=20萬元。

大明這次借款的利息為:20萬元-17萬1,500元=2萬8,500元。
借款利率為:2萬8,500元/17萬1,500元×100%=16.6%。

假設小玉不缺錢都沒有出標,每個月付會錢,一直等到末會可以拿到一整筆錢。假設小玉在第21期(最後一期),以1,000元得標。而第2-20期的得標標金皆為1,500元的話:

小玉在21期可以拿到:1萬元×20人(死會會員)=20萬元。
小玉付出的:1萬元×1(第1期費用)+(1萬元-1,500元)×19人(第2~20期活會會員)=17萬1,500元。
小玉共賺了20萬元-17萬1,500元=2萬8,500元。

簡單來說,一般的民間互助會,除去首期繳錢給會首,標下前幾期會款等於借入一筆錢分期償還本息;標尾會則類似定期定額賺利息,報酬率通常比銀行儲蓄好。

雖然說報酬率比較好,但其中的風險很大,這風險就是所謂的被倒會。也就是說,有人在這一期標到後,拿走一大筆錢,之後就消失不再付錢,這就是所謂的倒會。

而會首在面對倒會時,應該要扛起責任,幫忙這位成員付錢,好讓標會可以持續運作,但如果連會首也捲款而逃,那麼其他會員就可能血本無歸了。

因此在跟會之前,請務必先了解跟會的風險,確定跟會的內容及相關成員,並評估自己接受風險的能力,決定承擔此風險後再加入較適宜。

參考資料:精實新聞Yahoo!奇摩理財特約作家黃逸強〈跟會不怕倒,銀行給你靠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