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術
年化報酬逾6%》善用「股債動態再平衡」,取得更佳報酬率!
撰文者:Charlotte夏綠蒂 更新時間:2019-10-18
瀏覽數:13,102
「再平衡」的精神》均值回歸:不管價格高低,最終都會回到價值
股票價格總會上下波動,上漲的股票不會持續漲不停,總有一天會向平均值靠近;反之,下跌的股票也是如此。不過,要特別注意一下,均值回歸通常是指「整體市場指數」,像是0050、SPY等股票型指數基金,用在個股上就不適合了,因為我們無法保證會有任何一間公司歷久不衰,就連百年公司柯達(Kodak)、曾是手機巨頭的諾基亞(Nokia)如今都從高處摔落,而指數型的股票、債券,則是跟隨整體經濟起伏,並不會有破產清算的風險。所以,整篇文章都是以指數型股票基金作為說明。
為什麼要執行「再平衡」?
1.逢低加碼
我們已經知道市場會均值回歸,以上述的例子來看,股價下跌,股票市值跌落剩下42萬,這時候代表股票變便宜了,買進的股數也會增加,挪動債券的部分資金到股票,等到市場均值回歸後,手上股數增加,報酬率也能再提高。
就好比我們可以在春、夏天買進冬天的衣服,店家要出清,這時候冬季服裝會變便宜,季節就像均值回歸,不會一直處於夏天,時間久了會迎來冬天,那麼,當初在夏季買的衣褲就能拿出來穿了!這樣的做法,遠比在冰冷的寒流來襲,才購置衣服費用要便宜得多。
2.較不受波動影響,長期參與股市成長
逢低加碼、危機入市,在股市大好鋒頭的時候,人人都會講,自信滿滿地說:「只要再來一次金融海嘯,肯定會入場撿便宜。」觀念聽起來很容易,但是忽略了2個人的本性:「恐懼」與「貪婪」,因此要執行起來卻相當困難。
透過每年「再平衡」,可以做到紀律性投資並且危機入市,解決恐懼和貪婪的問題,如此一來,即便遇到股市崩跌,也較不容易「畢業」或是腰斬忍痛賣出。只要能長期參與股市的成長,報酬率幾乎都會是正獲利!
「再平衡」的作法》股債是負相關,各以ETF為標的
我們實際操作看看,有沒有再平衡的差別是什麼,股債是有負相關的,以標普500的SPY及美國3~7年期公債ETF的IEI為主角。以1萬元本金計算,股債分配比例各為50%,再平衡只要每年底做一次即可。
2008年金融海嘯SPY重挫-36.8%,但公債上漲,是支撐著整體資金波動不要太大的功臣,當年度執行再平衡,股票可以買較低的價位,因此,隔年大反彈,再平衡的本金增加12.3%,且「再平衡」的報酬比「不做再平衡」多3.6%。
到了2019年10月,再平衡策略的資金是2萬987元,不做再平衡策略的資金是2萬290元,顯示有再平衡的報酬率依舊比較高,還有一點發現是「股債都持有,12年後本金都翻倍」。債券的報酬率普遍比股票低,最大的功用是股市重挫的時候,債券通常會上漲,如此就能讓整體資金不要減少太多,若投資人想要有更高的整體報酬,可以減少債券的比重,也許股債分配可以是70%:30%,看個人的風險承受程度。
快速總結》
再平衡這個動作簡單,只要有紀律性執行就好,也不需要盯盤,等到年底執行再平衡就好,大概只約20分鐘的時間,10分鐘計算股債的資產報酬,10分鐘分配比重,讓資金往低點進場逆向操作。
1.「再平衡」:決定好配置比例,每年進行動態移動。
2.「再平衡」的精神:均值回歸,通常是指「整體市場指數」。
3.「再平衡」,可以逢低加碼,除去恐懼的心理因素。
4.若想要有更高的整體報酬,可以減少債券的比重,但波動相對較大。
5.股債共有,10年後本金翻倍。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夏綠蒂的選股筆記
曾在全球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任職3年,喜歡從財報找出蛛絲馬跡,挖掘有價值的股票,建立輕鬆交易的選股邏輯,並善用時間複利的力量累積更多的本金,進而優化自己的生活。
延伸閱讀
▶ 開始投資前必懂!容易導致投資人虧損的「2大地雷」
▶ 不在乎「價格」,只專注「價值」...股市贏家的「不看盤投資術」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