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一開始沒那麼喜歡的工作也可能成為天職!德國研究顯示:工作熱情會和你投入的努力成正比
撰文者:鈴木祐 更新時間:2021-08-11
瀏覽數:7,344
「你們得找出自己喜愛的事,工作如此,愛情也是如此。工作將占據你大部分的人生,唯有做你真心相信這是份美好的工作,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而唯有做自己喜愛的事,才能愛自己的工作。如果你還沒找到你喜愛的事,請繼續尋找。」
這是已故的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在2005年史丹佛大學的畢業演說中最著名的一段話。這段話非常激勵人心,卻有一個非常大的難點:賈伯斯自己也不完全是因為興趣,才走上電子業這條道路的。
賈伯斯的確從小就展現出對科技方面的天分,但是他之所以踏入電子業,其實是因為在雜誌上看到「輕鬆賺大錢」的廣告。而且比起科技產業,賈伯斯對靈修更感興趣,他還為此辭去在雅達利公司的工作,到印度展開修行之旅。如果賈伯斯真的把興趣當飯吃,他應該會成為一位靈修導師才對。賈伯斯熱愛蘋果公司的工作是不爭的事實,但那應該不是一開始就計畫好的。
相似的例子非常多,如果歷史上的偉人都把興趣當飯吃,梵谷應該終其一生都是神職人員;可可.香奈兒會持續在歌壇努力,但始終紅不起來;拿破崙恐怕會是一名沒沒無聞的小說家吧。再怎麼偉大的成功人士所提供的建議,也未必一定適合你。
把興趣當飯吃不會比較幸福
許多跟職業相關的研究都顯示,幸福感的高低,跟是不是做自己喜歡的事無關。
2015年密西根州立大學以「把興趣當飯吃的人真的幸福嗎?」為主題,訪談了數百種職業的從業人員,調查對工作的觀點是否會對個人的幸福帶來影響。
研究團隊將受試者的「工作觀」,分為2個類型。
1.適合型:此類型的人認為把興趣當飯吃很幸福,有很高的機率會回答「薪水少沒關係,想做能滿足自己的工作。」
2.成長型:此類型的人認為工作做久了就會習慣,有很高的機率會回答「工作不開心沒關係,錢多就好。」
適合型的人看起來似乎比較幸福,只要做自己熱愛的工作,每天就很快樂。比起為了錢而工作,這種人對人生的滿意度好像很高。
但結果卻出乎意料。適合型的幸福度,只有剛開始時比較高,從長遠來看,一到5年後再次比較兩者,成長型的幸福度、年收入和事業,都比適合型高。
研究團隊表示,適合型擅長找到自己能投注熱情的職業,但實際上也有無論什麼都不喜歡的一面。
即使再怎麼喜歡一份工作,現實中還是會遇到許多必須錙銖計較的事或人際衝突等麻煩。當追求喜歡的工作的期望愈強烈,愈容易與現實產生落差,部分適合型的人就會產生「我真的喜歡現在這份工作嗎?」的疑問,最後導致幸福感下降。
另一方面,成長型的人對工作沒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因此抗壓性強。對工作本來就不抱有太大的期望,所以遇到有點麻煩的問題,也能以「工作就是這麼一回事」的態度應對。
把興趣當飯吃,會阻礙你的成長
另一項劍橋大學所做的研究,也得到這樣的結論:把興趣當飯吃的人,工作都做不久。
這項研究針對在北美動物收容機構工作的人進行了訪談,研究團隊將受試者的工作型態分為3組。
1.把興趣當飯吃型:這類型的人覺得「自己好喜歡這份工作」。
2.熱血型:此類型的人認為「這份工作對社會有所貢獻」。
3.公私分明型:他們認為「工作就是工作」,對每天執行的業務沒有特別的感覺。
之後,研究團隊追蹤了所有人的技能及人員流動率,發現最優秀的竟然是公私分明型。大家都會覺得,對工作充滿熱情好像比較好,但實際上,認為工作就是工作,沒有特殊情感的人,反而很快就能熟悉工作,也比較不會在短時間內離職。
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就算最初感受到喜悅,但現實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就算再怎麼喜歡那份工作,也一定會遇到客訴和免費加班這類麻煩事。
如此一來,愈是把興趣當飯吃的人,愈容易面臨「我是不是其實並不喜歡這個工作?」或是「我是不是根本不適合這份工作?」等疑問,工作的幹勁上下起伏大。結果,無法學會一門完整的技能,離職率也高。
對工作的熱情,與投注在自己身上的資源多寡要成正比
另一個跟把興趣當飯吃一樣耳熟能詳的建議就是,要找到能讓你充滿熱情的工作。任何人都有熱愛工作的火種,只要找到可以點燃熱情的天職就好。
說好聽點,找到天職是個美好的夢想,但是卻跟實際數據有出入,因為所謂的天職,並不是找就可以找到,而是要自己慢慢培養的。
德國呂訥堡大學針對「你覺得現在的工作是自己的天職嗎?」「投入多少精力在工作上?」「每天工作時都感到雀躍不已嗎?」等項目進行調查。
得到的結果如下:
「現在的工作熱情和上一週投入的努力成正比。」
「過去投入愈多努力,現在對工作的熱情就愈多。」
幾乎沒有受試者一開始就覺得自己的工作是天職。大部分人都是隨著時間不斷努力,對工作的熱情才愈來愈高,最後變成天職。
換句話說,你對工作有無熱情,取決於投注了多少資源在那上頭。
喬治城大學的教授訪談了認為自己的工作是天職的人之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找到天職的人,大半並未事先決定好他們的『人生目的』,他們的天職,幾乎都是偶然的產物。」
工作的種類和內容,並不影響你尋找適合的工作;反過來說,無論是什麼樣的工作,都有可能成為適合你的工作。
換個工作,更好嗎?:用科學數據找到幸福最大化的職業
作者:鈴木祐
譯者:謝敏怡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21/05/01
作者簡介_鈴木祐
新銳科普作家。生於1976年,慶應義塾大學SFC學院畢(不分系學群),於出版社任職後獨立創業。閱讀超過10萬篇論文,訪談超過600位海外學者和專科醫師,現在專精於健康照護和提升生產力等主題,從事書籍和雜誌文章的寫作。並於自己的部落格「舊石器男子」(Paleolithic Man)持續介紹心理學、健康、科學相關新知,部落格單月瀏覽量高達250萬次。近年來,也受邀至健康照護相關企業演講,說明如何有科學依據地判斷事物。著有《換個工作,更好嗎?》等多本著作。
譯者簡介_謝敏怡
台灣台北市人,曾任職於媒體與日商,現居日本名古屋。喜歡大自然與老街巷弄,最近的興趣是做料理抒解壓力。譯有《換個工作,更好嗎?》《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強習慣》《一言逆轉》《暗黑技術》等。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