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ETF正夯,想自組專屬ETF該怎麼挑股才好?棒喬飛:這5大挑股原則是重點

撰文者:傻多棒喬飛 更新時間:2021-08-18 瀏覽數:18,818

關鍵字:

台股 存股 股票 ETF 股市 投資 選股 棒喬飛

我們看過很多專家都說,要分散投資,那就買指數型ETF(如元大台灣50(0050)或元大高股息(0056)等),所以大家應該都認同「持股應該要分散」這件事情。


可是有些人會有一個自己的小宇宙,認為自己應該要掌握這個世界和自己的未來,無腦投入指數型ETF,這不是自己要的人生。基於這個理念,就開始了「自組ETF」的選股人生。

所謂「自組ETF」,就是依照個人喜好挑選個股,然後在自己的戶頭內就會擁有很多檔的一籃子股票組合——像我的自組ETF,就有這麼多檔股票(詳見下圖)。

資料來源:喬飛的生活日誌

ETF的運作都有一些原則,比如0050是依照台灣前50大公司,依照比例去調整,有時候公司市值變小了就踢掉,變大的就調整成分股比例;0056是依照每年殖利率高的股票作調整。

所以自己組ETF,也要依照自己的原則去做調整,並不是買了就不賣。至於調整自組ETF的方法,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大概原則詳見〈觀察我自己的持股〉),本篇先講股票要怎麼買。

買股票我有幾個原則:

1.買產業不買個股
台灣市場規模小,公司也不大。池子小,波動就大,所以買整個產業的前幾名龍頭,不要買個股。比如電信類股,我就買了中華電(2412)和台灣大(3045),食品類股我買了大成(1210)和卜蜂(1215),NB類股我買了仁寶(2324)、英業達(2356)、廣達(2382)、緯創(3231),分散投資,因為這些產業營收不管怎樣,都會在這幾家公司之間跑來跑去。就像手機,你要換就是在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之間跑來跑去,不管怎麼跑,都要繳股利給我。

2.小量購買
因為買產業不買個股,所以依照個人財力分配,通常每家公司都只有買一點點的股數或是一點點的張數。金錢少、分布廣,這樣單一個股有波動也較不會心急慌張。

3.慢慢買
當你每種股票都買了之後,就可以觀察哪些股票會漲,哪些會落後。通常我買的股票都有5%的殖利率,所以帳面在正負5%的範圍內,我都不會去管它。因為就算帳面負5%,我只需要1年的時間,領完股利就會回本了;當帳面-10%的時候,就可以考慮加碼了。加碼當然也是慢慢買、少量買,至於漲上去的股票我不會追價,因為台股大部分是箱型整理,上去之後就會下來。

4.停損機制
當-10%加碼幾次之後,我發現這家公司好像不能這樣繼續攤平下去,我會開始把這家公司列入觀察名單,看看過一陣子會不會股價再起來。如果過了幾個月、幾年都是這樣,那就要停損了(停損機制詳見存股策略》存股該不該設停損?年領百萬股息的達人建議:遵循這2大原則〉)。

5.開始買的時機
當股價靠近均線的時候就是買。所謂均線,就是某一段時間的平均線,股價一定是會在均線上下擺動,所以當股價落在均線時,表示我買的股票不會比較貴(當然也不會比較便宜)。

綜合以上,我買股的原則和方法算是滿簡單的。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喬飛的生活日誌

喬飛,1975年生。五專畢業後從應徵黑手學徒到進入科技業變成電子業的工程師。 2011年到大陸工廠長駐,利用閒暇時間研究投資理財的方法。因緣際會接受SMART雜誌的專訪邀約,夢想街57號節目也用我的故事進行了相關討論。在45歲的時候財務自由離開職場。 這些經歷讓我瞭解到自己的人生也有無限的可能。

延伸閱讀
等有錢再來存股、本金小時做價差賺比較多?存股達人棒喬飛:先存股後致富,而非致富後才存股
大家都說存股很好,但你真的了解存股嗎?存股達人棒喬飛:常見的4大存股困惑一次釐清
靠一招存股的退休工程師,究竟如何做到年領百萬股利?棒橋飛:做投資理財之前,要先解決心理問題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