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美債成國際政經角力場,強勢美元2023年還撐得住嗎?一文看懂兩者連動關係

撰文者:《Smart智富》社長峰哥 更新時間:2022-12-21 瀏覽數:4,913

關鍵字:

升息 美股 油價 美國 日本 歐洲 經濟 美債 亞洲 峰哥

美元今年利率走高大家愛,但美債卻又傳出流動性枯竭的困擾,到底發生什麼事?對投資者有什麼影響?今年美國國債的話題很熱,這很少見,因為一般投資人通常比較關心股市,債市比較偏向富豪或法人會留意的資產,難道是因為今年股市慘跌嗎?倒也不是,因為債市也跌得鼻青臉腫。所以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我們來探討一下。

美債引來大家注意,原因是,今年美國國債的流動性很差,這會造成什麼問題,就是你想賣的時候,願意買的人不多,所以買賣雙方出價的價差拉大了,這會增加交易時的磨擦成本。比如說,有個商品,在正常的狀況下,賣方一開始想賣100元,買方只願意出價99元,經過撮合以後,最後99.5元成交。結果現在因為交易清淡,賣方還是想賣100元,但買方很少,競爭不大,最高只願意出價98元,賣方急、買方不急,最後撮合之後,勉強賣了個98.5元。這一來,賣方就虧了。


那現在國際上最急的賣方是誰呢?是美國政府,為什麼?因為美國長期以來是是雙赤字國家,一個是預算赤字,另一個是貿易赤字。

先來看預算赤字,美國2022財政年度(2021年10月1日~2022年9月30日)的預算赤字高達1兆3,750億美元,大約相當於41兆7,000億元新台幣,這真是一筆驚人的數字,赤字的來源當然就是收稅收得少,但政府花錢花得多。不過,因為美國經濟規模世界第一,所以我們光看絕對數字有可能失真,比較好的方法是參考一下預算赤字占GDP的比重。因為2022年美國GDP數字還沒有出來,我們先參考2021年,從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2021年的數字在11.9%,今年應該是可以有改善,不過很大機率還是會超過5%。

但在這張圖裡,有一個值得看的重點,就是美國上一次有財政盈餘是出現在1998年到2001年,也就是科技泡沫時期,那段時間,峰哥記得很清楚,因為美國很久沒有出現財政盈餘了,所以美國人非常開心,覺得強盛的美國又回來,當時甚至還有專家在討論,如果當時的盈餘能持續下去,美國可能會變成零債務的國家,這樣會造成市場上沒有美國公債可以交易,對金融市場也不好,因為債券是央行用來調控利率的重要工具,也是有錢人的資產配置要角。

20年一眨眼就過去了,現在回頭看,發現當年大家真的想太多,因為不管是哪個政府,天生都自帶灑錢的技能,根本不用學。從圖中可以發現,從那之後,美國又回到財政赤字的老路,甚至近幾年赤字占GDP比重還愈來愈大,以2020年度來說,受到疫情衝擊,美國政府大開補貼支票,使這個數值來到14.87%的近幾10年來的最大負數。

當政府的稅收不足以支應需要花的錢,怎麼辦?很多人直覺想,就是請央行印鈔票囉!雖然說,鈔票是央行印的,但流程還是要由財政部出面來發行公債,再找人來買,而美債的大買家,通常都是一些商業銀行、壽險公司或外國政府來競標。如果碰到特殊狀況,像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或是2020年的疫情,聯邦準備銀行也會自己跳進來買,這就是央行資產負債表擴表的由來。

這個流程就是央行自己印鈔票買進政府公債,政府把賣公債拿到的錢,變成補貼支票發給個人或艱困企業,你一定覺得,這過程看起來不對勁啊,如果國家年年都這樣亂花錢,不回收,早晚這些債務會壓垮國家。理論是這樣沒錯,但作為近70年來世界第一強權的美國,就是能夠這樣玩,還玩得風生水起。

我們知道,買債券的人,圖的是利息,怕的是本金虧了,但美國公債被認為不會倒債,美國10年期公債甚至市場被視為是無風險報酬的參考指標。譬如說,當美國10年期公債的殖利率是3%,那麼其他風險投資標的,就要創造出比3%更高的報酬才算合理補貼了風險,投資人也才肯買。

但我們前面提到,今年美債流動性差,因為買的人少、賣的人多,導致新債的利率必須更高,才能吸引到買家,特別是長天期債券,這也就讓美國政府非常困擾,因為利率高,代表政府要支出的利息更多,通常債務人被壓垮,都是因為利滾利,滾到難以負荷的程度。美國2022年第3季,債務利息支出高達7,36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2%。從這張圖更可以看出,疫情之後的利息支出幾乎呈現井噴走勢。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