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小孩子才做選擇!指數投資、主動選股能「全都要」嗎?達人曝最佳試水溫比率

撰文者:三明治先生的理財筆記 更新時間:2023-09-06 瀏覽數:4,449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以理性的觀點,我還是認為一般人應該以指數投資為主,所以我給的建議比率,是95%的核心指數投資加上5%的衛星持股

記住,指數投資就是指投資於追蹤(至少)某個國家大盤的ETF,只要有相當代表性就好,所以元大台灣50(0050)(雖然只有市值前50大)、Vanguard標普500指數ETF(VOO)(美國標普500,只有市值前500大)、Vanguard整體股市ETF(VTI)(美國全市場)也算,最簡單的就是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VT),直接包含了全世界的股市。


既然要有大盤代表性,這些ETF一定是按市值來投資的,所以像元大高股息(0056)把從150名中「選」出50檔股票來投資,有這個「選」的動作,就不算是指數投資的範疇。

其他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這些持股都是選出來的,當然也都不算啦,不代表這些不能投資,只是要說明不是買ETF就叫指數投資,而我認為理論上,指數投資長期績效會比上面這幾個智慧選股的標的好。另外,搭配債券也算是指數投資,不過我是比較建議年輕人採用全股票,債券的事之後再找時間聊吧。

我建議一開始採用95%的比率來做主被動搭配,95%的比率全部放在指數投資的部位,其他5%則是可以自由應用,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分2個帳戶來比較。不然的話要記帳會非常麻煩,因為你要記這筆錢什麼時候進來,哪時候買進賣出,績效如何等等,比開戶麻煩很多。

現在零股很方便,所以即使只有5%的資金,應該也有個幾萬元,足以讓你用零股的方式來分散投資了。(不足可以酌增比例)雖然我認為,這5%的比率通常會輸給大盤,也就是最後會拖累你的績效,但除了績效以外,還有很多值得「投資」的地方。

例如你覺得指數投資太「被動」、你需要一些主動選股的談資、你想對市場保持參與、你想要一些成就感、為了生活拚一把等等,這些都可以是你投資5%衛星持股的好理由。當然,對很多人來說,5%的資金就算正負20%,也就是總資金量體的1%,實在是激不起什麼熱情或衝勁。

不妨把自己想成資金經理人,因為你還沒證明自己的能力,所以老闆只給你少少的錢,只要你能證明自己績效不俗,之後老闆會更器重你。例如2年、3年後,你真的表現不錯,別忘了投注下去的時間也要換算一下薪水(時間成本),你可以把比率調成10%,再2年、3年後再增加5%。

別覺得這樣調太慢,千萬不要2年、3年表現不錯,就直接把比率拉到30%。畢竟2年、3年對投資來講還算短期,一個多空循環都不一定走得完,你的策略可能只適用在牛市,說不定只是其中3個月大牛市就夠你吃3年。而且對你的投資生涯來說,會經過好幾個2年、3年,因此不用太急,而且隨著你累積資產多了,20%的資金可能就相當可觀。

當然啦,這篇文章的數字都是我的建議,你可以依個人情況自由調整,例如你一開始想用10%、20%的主動投資開局,當然也是可以,你2年、3年的成功就要直接調高10%也可以。只是我這篇文章著重在,你相信指數投資的效益,只是需要一些潤滑劑的狀況,也許你不甘於只用指數投資,但又怕主動選股失敗了會影響你的退休規畫,這就是一個適合的方法。

別人講得再多,都不及自己走一次試試,事實上主動選股也不是妖魔,自己的心態才是。很多人指數投資幾年,在一波大漲中就忍不住了,在COVID-19時就有一些朋友放棄本來的0050+0056流,四處追尋更會漲的股票。

我不相信在那時有人跟他們說,理論上怎麼做會更好,他們能聽得下去,實際上說不定他們誤打誤撞,本來要買的真的可以大賺一票,你的好心反而變成雞婆、擋人財路呢。但自己經歷過一次COVID-19的股市,這次AI浪潮他就興趣缺缺了,心甘情願的接受才是健康的狀態。

為了你的心態健康,我會說「不要忍,去試一試吧」,但為了你的財務健康,我會建議「不要太多,5%就好」。

本文獲「三明治先生的理財筆記」授權轉載,原文:為什麼你應該選擇指數投資?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存銅板股也能積出小金礦?配息、高殖利率全包辦!不到百元,6條件嚴選好股
號稱「10年來最佳殖利率」,快買債券ETF?看懂2關鍵,避免鎖利失敗捶心肝
影片》當高股息ETF變飆股,投資人該賣嗎?投資達人股魚怎麼看?完整解析3大類高股息ETF特色!

在被理財、教養及職場三重夾擊的30多歲年紀,靠閱讀充實生活及理財相關知識,秉持輸出才是吸收的初衷,每天下午6點更新我的想法,如果你也對這些議題有興趣,不妨追蹤這個粉專吧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