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二三事

房價飆漲,30坪內小宅受歡迎!人氣最高的5個小宅放大術

撰文者:房產溫度計 更新時間:2024-05-16 瀏覽數:2,106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觀察,2023年台灣建物買賣移轉的平均面積首次跌破30坪,達到歷史新低的29.7坪,房價飆漲、買房公設比也愈來愈重,民眾趨向選擇更小的住宅以適應有限的預算。《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研究了小型住宅裝潢時最重視的要點,根據網路聲量進行排名。一起探索如何在狹小空間中,運用哪些裝潢技巧來擴展視覺空間!

No 1.風格(網路聲量:4,224筆)

日式無印風和北歐風,因為在視覺上較為舒適,顏色較為統一,受到相當多網友青睞,北歐風格以大面積的白色為基底,襯托木質元素,並善用鮮明的跳色,創造空間的視覺焦點。無印風則以原木色為主導,追求色彩上的統一與和諧,減少強烈對比,展現出柔和且舒適的視覺感受。這兩種風格都以簡潔自然為設計核心,賦予小宅一種清新而溫馨的氛圍。


若想將空間營造成率性有個性,可以選擇工業風或是美式風,工業風以原始材質和裸露結構為特色,營造出粗獷美感;美式風格則融合舒適與復古元素,創造出溫馨的生活氛圍,網友認為「工業風很吃施工技術」、「工業風拉線為了美觀不能亂拉,都是繞邊邊角角,其實很耗材料」。

No 2.價格(網路聲量:3,020筆)

為了控制成本,屋主們會精打細算每一項支出,從建材選擇到傢俱採購,每個環節都要重視性價比,有網友認為有些設計師會利用資訊不對等,亂開價格,或是施工期間不斷提高費用,像是「開低表面價吸引客戶,然後在其他地方補回去」、「重點是材料跟家電灌水」、「設計師真的都會加價,預算報完後,他都會跟你說要再加,變成業主自己還要在那邊砍東砍西」。

不過也有網友護航表示「覺得設計不用錢、美感不用錢、什麼都不用錢,只能拿成本價,不然就是在騙錢」,建議民眾事前做足功課,選擇可信賴的專業人士,和積極參與設計過程,是裝潢成功的關鍵。

No 3.收納(網路聲量:2,347筆)

對於小坪數住宅而言,巧妙的空間收納設計不僅解決儲物問題,也能避免物品東堆西放,雜亂無章,網友表示「空間小反而要利用裝潢做出收納才對」、「你沒有一大堆收納,你家會亂成狗窩」、「我家之前做和室沒做收納空間,超哭」、「室內人均面積少於12坪都需要裝潢收納,相信我」。

小宅空間除了運用多功能傢俱、牆面收納及善用掛勾,若想省錢不安裝系統櫃,信義居家建議,可以購買收納箱或塑膠櫃,不但可以防塵,也可以讓環境看起來更整潔;除了收納盒之外,也能利用隔板針對需求切割出更小的收納,像是整理內衣褲、襪子,或是飾品等小物。

No 4.空間規畫 (網路聲量:2,003筆)

對小宅來說空間規畫很重要,不僅關乎美學,更是對生活品質的提升,幸福空間指出,可以透過顏色、材質、裝飾或是不同造型的天花板,有效當成區域劃分的工具,開放式空間少了隔間,能讓視覺寬闊。網友分享「因為空間關係,所以沒辦法真的做落塵區,所以我們用深色防水PVC地磚,比較不顯髒」、「空間小,傢俱就不能亂擺,不然你連走路都困難」。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功能性隔間也能有效增加空間使用率,例如將吧台作為開放式廚房與餐廳之間的區隔,或選擇一面電視牆,一面放置電視,另一面還能規畫為書桌或收納空間。

隔板選擇上,幸福空間建議,可挑選玻璃當作隔間材質,若擔心隱私問題,則可以在玻璃上貼霧膜或噴紗處理,或搭配窗簾來解決這個困擾。

No 5.設計師/設計公司 (網路聲量:1,997筆)

一般而言,裝潢自己來比較省,但許多網友認為,找專業的室內設計師能省下不少麻煩,《網路溫度計DailyView》曾調查整理找室內設計師的5大優點,網友認為前3大優點分別為幫忙監工、懂建材、軟件的特性及差異,以及成品與預期相符。

一位優秀的設計師能夠將家居夢想化為現實,許多人會在合作前透過網路進行詳細的背景調查,包括設計師的評價、擅長的設計風格和空間規畫能力,確保雙方能夠愉快合作並進行有效溝通。網友分享「找到合適設計師也是需要透過實際面對面交談」、「有些設計師真的很敢開,以為屋主預算沒上限,要自己衡量」。

本文獲「房產溫度計」授權轉載,原文:2024裝潢攻略!小宅放大術Top 5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年後裝修5大優點!裝潢「神隊友」空間翻轉風格祕技揭曉
小宅狂潮/房價飆小資族拚買低總價小宅 他揭樣品屋、平面圖沒說的最大陷阱
泳池、交誼廳「公設」超廢?2024最新無用公設排名Top 5

《房產溫度計》用數據陪你成家。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大數據趨勢專家透過網路社群、新聞時事資料庫《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每月處理逾千億的中文資料、網路語意,分析關鍵數據,發表最具公信力與參考價值的每日調查報導和口碑聲量排名,提供企業品牌、政治、科技生活、娛樂等產業洞察。我們致力於將複雜的大數據資訊轉化為易懂的洞察,讓你輕鬆掌握社會脈動與市場趨勢。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