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常識

勞工退休金要繳稅嗎?要繳多少?勞退自提省下的所得稅划算嗎?一篇全解答

撰文者:雨果 更新時間:2024-05-20 瀏覽數:1,996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勞退新制從民國94年7月起開始實施,大家都知道雇主要強制提繳不低於薪資級距6%的金額,勞工個人也可以自願提繳不超過6%的金額,但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原來退休後提領的退休金也可能需要繳稅。

退休金提繳的金額同健保一樣有個分級表,只要有實際工資或執行業務所得就可以提繳,最低級距為1,500元,6%的提繳金額就是90元,最高提繳級距為15萬元,6%的提繳金額為9,000元,若雇主與自願提繳都是6%,則每個月可在退休金帳戶存下1萬8,000元。


自願提繳的金額,免計入當年度綜所稅

過去常認為,高所得的人自願提繳有好處,因為自願提繳的金額可以免計入當年度申報的個人綜合所得稅,以申報薪資15萬元為例,每個月提繳9,000元,1年就是10萬8,000元,15萬元以14個月計算年所得,若沒有申報其他扶養或特別扣除額,很高機率要繳到20%的所得稅級距,少計入10萬8,000元可以省下2萬1,600元的稅金。

但其實之後領退休金也是可能需要繳稅的,退休金規定為,採用月領者,全年領取總額超過81萬4,000元之金額,併入取得年度綜合所得總額申報繳納所得稅。也就是說,以112年綜所稅扣除額,單身無撫養的條件計算,若無其他所得,退休金總領金額低於123萬7,000元(81萬4,000+42萬3,000)尚不需要繳稅,平均月領10萬3,083元。

若採用一次領的方式,領取總額在新台幣18萬8,000元乘以服務年資金額之下者,所得額為0,超過18萬8,000元但未達37萬7,000元乘以服務年資之金額,以其半數為所得額,超過37萬7,000元乘以服務年資之金額就要全數認列為所得額。

以30年工作年資為例,18萬8,000元×30=564萬元,37萬7,000元×30=1,131萬元。一次領的退休金金額在564萬元以下免稅,超過564萬元的部分會有一半計入個人所得,超過1,131萬元的部分全部都算為所得額。

以投保年資30年來計算,若工作滿30年即為60歲可申請請領的時間,只有雇主強制提繳的6%,並以預估個人退休金投資報酬率4%為例,月扣繳薪資要超過13萬7,100元,一次提領金額才會超過564萬,有需要計算個人所得稅額的機會。

看起來雖然很少人會能扣繳到那麼多錢,要計算個人所得稅的機會很低,但如果勞工有自願提繳6%,則月扣薪資只要達到6萬9,800元即會超過,因為加上雇主強制扣繳的6%,總計扣繳金額就來到13萬9,600元了,能達到這樣薪資水準的人就多很多。

再以15萬元投保金額為例,同樣預估投資報酬率4%,除了雇主扣繳的6%,勞工也自願扣繳6%,在30年後的退休金帳戶總額會達到1,231萬9,000元,若一次提領的話,會有384萬4,000元併入申報年度的個人綜合所得,扣掉42萬3,000的扣除額,有342萬1,000元要繳稅。

以112年的所得稅率標準,342萬1,000元會邁入30%的所得級距,342萬1,000元×30%-39萬2,000元(累進差額)=63萬4,300元。意思是,一次提領1,231萬9,000元的退休金時,可能最高要繳到63萬4,300元的個人綜合所得稅。

假設扣繳的30年期間都是用15萬元申報扣繳,每年省下2萬1,600元的所得稅,30年下來可省下64萬8,000元,但最後一次提領退休金時,可能會需要繳到63萬4,300元的所得稅,如果預估退休金投報率更高的話,需要繳的稅會更多。

所以,大額自願扣繳退休金省下的所得稅有沒有比較划算?以上計算下來的結果是「可能沒差多少」,要繳的稅差不多(政府都有精算過),但若再考量自己的投資報酬率因素進去,結果就又會不同了。

本文獲「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授權轉載,原文:勞工退休金也要繳稅?
臉書粉絲專頁,請點此

延伸閱讀
用勞退自提存退休金,5種方式查詢「個人專戶」金額及收益!
分散二代健保、被動收入更有感...該買月配息ETF嗎?雨果:先思考你的投資目的
60歲準備退休了,申請新制6%勞工退休金前先等等!多這一步幫你算出「請領最佳時機」
別看不起勞退報酬率!勞動基金2023年獲益創高,能領多少這樣算

雨果以過去17年的生活理財經驗,分享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理財與投資觀點,希望透過分享與討論的方式與各位共同建立一個正確且可行的理財退休計畫。本文內容會包含股市投資、保險規劃、理財觀念、與商業想法。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