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老是神遊、無法集中精神?想提高效率,專家建議2招幫大腦集中專注力

撰文者:經理人 / 葉冠玟 更新時間:2024-06-03 瀏覽數:2,294

關鍵字:

職場 專注 注意力 一心多用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摘要
{DS}

在一個冗長的行銷會議中,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單純的與會者,不但聽一聽就開始恍神,甚至還開始有想睡覺的感覺。沒想到,主管突然叫了我的名字,「Jason,上次這個案子你也有幫忙,你覺得這策略可行度高嗎?能不能幫我們分析一下?」

這時候,換做是你,你會有什麼反應?想必是瞌睡蟲瞬間消失,整個大腦呈現警覺又清醒的狀態,當下只全神貫注地想「剛剛主管說了什麼?我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吧?


針對人從分心、渙散的狀態,因經歷刺激而重拾注意力的現象,身兼生物學家與研究顧問的博士約翰.麥迪納(John Medina)指出,大腦對某件事愈注意,這個刺激的訊息會被登錄,讓你有所學習的部分就愈多、保存也愈久。

而這個發現,與上班族、父母和學生都密切相關,因為無論是在學習的學生,還是每天都無聊得要命的工作者,比較高的注意力永遠等於比較好的學習。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大腦提高專注力呢?麥迪納博士提供了以下2個經實驗證實的有效方法:

方法1》一次只做1件事

現在有許多人鼓吹「一心多用」,你或許也認為,的確可以一邊走路一邊講話,或是邊聊天邊整理資料等,但若是一件需要花注意力才能完成的事情,一心多用其實只會更沒效率。

心理學家歐飛爾(Eyal Ophir)曾對人的專注力進行了一項研究,結果發現「習慣一次處理很多事情的人,總是被眼前所有的訊息給綁住,他們沒辦法在腦中把事情一件件分開來」,換句話說,就算你是頂尖的人才,大腦仍是無法同時處理許多事情。

此外,當你事情做到一半被打斷,必須要去做另一件事時,你要多花50%的時間才能完成這項任務,且錯誤率也會增加50%。實際上,還有個有趣的研究發現,開車的同時,光是伸手去拿東西,就會增加9倍撞車或差點撞車的機率。

因此,為了避免生產力下降、錯誤率上升,不妨試著空出一段完整的時段,關掉Line、臉書等不必要的程式,讓自己處在沒有干擾的狀態,觀察自己是否能因此完成較多工作。

方法2》謹記「10分鐘原則」

知名教育家麥可基奇曾在著作《教學技巧》中提到:「一般情況下,注意力會在課程一開始時逐漸增加,在10分鐘後開始下滑。」也就是說,若1堂課為50分鐘,而你將維持1個人的注意力看做是一個生意的話,那麼一般來說,你的失敗率將高達80%。

所以,知道了「10分鐘原則」後,往後在演講或上課時,最好分成10分鐘1個段落、每個段落只講1個主題,並清楚且重複解釋段落中所談到每項細節、與主題有什麼關係等。因為大腦喜歡階層性的資料,而重複提及現在講的內容與主題的關聯,可以避免聽眾為了要自己思考其關聯性而分心的可能性。

當然,10分鐘過去,大家的專注力開始下降後,你可以透過「引發情緒」的方式,再次抓住聽眾的注意力,開啟下一個10分鐘時段;但要注意的是,你做的每件事一定要跟主題相關,以免讓訊息變得沒有組織,這樣不僅會讓聽眾覺得講者不專業,無關的資訊也只會讓他們的思考更中斷。

舉例來說,當你講完了你想介紹的學術理論,不妨用個有趣的故事貫串當中的重要概念,或是分享特別案例,重新提起大家的興趣或引發共鳴,讓他們願意再給你10分鐘的注意。

對此,麥迪納博士強調:「大腦不會去注意無聊的事情,我跟你一樣,對無聊的演講或課程也感到極端的厭倦。」

本文獲「經理人」授權轉載,原文:老是神遊、無法集中精神?想提高專注力,你可以運用的2招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延伸閱讀
公司裡有影響力的人,跟別人有何不同?9個跡象,看出你是不是主管眼中的得力大將
老是用高風險的方式回話,不吵起來也難!小心12個常見的「溝通破壞王」
九年級生正在「消滅」中階主管!4大因素,讓七、八年級生成為最倒楣的人
同事買名錶,聽到「為何不等老公送」爆氣…多年後她體悟:愛自己別靠期待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提升績效。
為全國行銷企管月刊銷售 NO.1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