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營收好、法人買,股價卻漲不動?艾蜜莉提醒:投資,別用落後指標想像結果

撰文者:艾蜜莉 更新時間:2024-06-21 瀏覽數:1,728

關鍵字:

股價 營收 法人 績優股 落後指標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一位大大傳了某家公司的營收跟法人買進資料,問:「這檔股票我買好久了,一直沒漲…。這個月營收很好、法人也都有在買,為什麼股價還是不漲?」

「為什麼公司營收很好,股價沒有漲?」
「為什麼法人買了,股價沒有漲?」


提出這些問題時,代表你的心中可能已經認定「營收好、法人買=股價一定會漲」,所以當結果和自己「預設」不同的時候,就會感到疑惑。

不過,我們必須先回到提出這個問題之前的假設——有沒有可能一開始就不成立,或是說關聯性非常低?

畢竟股價是很多事件的集合體,像是產業排名、公司獲利、市場評價、未來期許等等,是所有事件集結在一起表現出來的結果,營收和法人買賣都只是其中一項組成因素,再加上這些都是落後指標,意思是,看到數據的當下,這件事的結果已經發生。

有大大會想:法人買股票都是大把大把地買,買量大,股價應該就要大漲才對呀?

事實上,法人買進的張數也都是事後結果,其中一個典型的狀況是,法人的目的可能是,當天出現某些比較低的價格時才慢慢買進,並不是往上追漲,這樣一來,就算當天有量,也未必就有價;甚至法人也有誤判未來的時候,所以若只是把單一因素作為股價一定上漲的保證,可能就會相對不客觀。

那麼,以上股價會漲的假設如果不成立,要怎麼找到「可能比較會漲」的股票?再說一次,股價是很多事件集結的結果,雖然可能在某個時期,某些因素影響股價的權重比較高,但總結來說,股價發展的隨機性高。

因此我會選擇的方式,仍然是在績優股出現便宜價時分批買進,下跌就繼續以更低的價格累積股數;等到股價回穩、上漲再分批賣出。這樣不管股價上漲或下跌,對我來說都是有利的,自然不用去預測股價的發展。

投資攸關自己的資產和金錢,所以買進股票之前,一定要用更客觀的方式來看待股價,否則有時想像的結果可能和事實大相逕庭,這樣就要花費更多努力才能走到終點。弄清楚背後的邏輯以及找出規則,才可以幫助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讓自己處在有利的局勢中。

本文獲「艾蜜莉-自由之路」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朋友推薦績優股,該跟單嗎?艾蜜莉:不是能力圈,買同一檔也可能賠錢
投資讓生活快喘不過氣…艾蜜莉提醒恐努力錯方向,建議先思考1事再繼續
多種指標找好股,滿手股票好慌張?艾蜜莉提醒:投資跟生活一樣,簡單就很好

1982年生,大學畢業後積極自學投資理財方法,2008年開始投入股市,用自創估價法,鎖定股價被低估、年年配發股息的穩健公司買進,將180萬元本金滾成600多萬元資產,著有《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艾蜜莉教你自動化存股──小資也能年賺15%》。

【Facebook】
艾蜜莉—自由之路
【個人網站】
艾蜜莉—自由之路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