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投資讓生活快喘不過氣…艾蜜莉提醒恐努力錯方向,建議先思考1事再繼續

撰文者:艾蜜莉 更新時間:2024-05-28 瀏覽數:860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一位大大訴苦:「艾蜜莉,投資對我來說好沉重…生活快喘不過氣了,怎麼辦?」

原本我想,投資怎麼會讓生活喘不過氣,是因為虧損太多嗎?


結果這位大大說,他有堅定地執行「先儲蓄、投資再消費」原則,所以每個月一領到薪水,都是優先轉9成的錢拿去定期定額ETF、股票,等於只剩下1成的薪水(如果薪資是4萬元~5萬元,1個月生活費不就只剩下4,000~5,000元?),這些錢還要拿去付租金、餐費、保險等生活開銷,有時候錢不夠用,就需要再賣一些股票去湊。

這個…我想有點過頭了。投資固然重要,但先後順序應該是生活>投資,薪水扣掉必要開銷的固定支出後才是儲蓄、投資,不然維持生活的必要支出沒辦法付出來,最後還是要賣股票去補漏洞,也就多付了手續費和稅負,甚至可能還虧損賣掉,那不就本末倒置了嗎?

把投資做好、每個月領息,就算不工作也能過好生活,這是很多人的憧憬和嚮往,而且也願意為了這個目標,犧牲一點點幸福感,選擇先苦後甘的路;但要是像這位大大做過頭了,讓生活過得不好,又怎麼會有賺錢的動力呢?

量力而為、有多少錢就做多少投資。常常聽到,要讓自己的薪水過上匹配的生活水準,但可能會忽略,投資水準也要配合薪水來決定,而不是一味的壓榨生活,從中提取更多的錢來投資。

如果已經努力了一段時間,卻感到往目標前進的速度很慢怎麼辦?我想問題可能不在於不夠努力、不夠節制,也不是做得不夠好,只是努力的方向錯了。關鍵應該是先努力開源,想辦法提高賺到的錢——「本多終勝」這句話是真的。

本文獲「艾蜜莉-自由之路」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賠錢心痛,少賺更鬱悶?別讓投資成為痛苦事!艾蜜莉用1招兼顧生活與獲利
哪種理財或投資法,最能有效累積財富?前台積電財務主管分享:這要素是持之以恆的關鍵
單親爸定期定額0056,穩定領息好欣慰!艾蜜莉:充實知識再投資是致富捷徑

1982年生,大學畢業後積極自學投資理財方法,2008年開始投入股市,用自創估價法,鎖定股價被低估、年年配發股息的穩健公司買進,將180萬元本金滾成600多萬元資產,著有《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艾蜜莉教你自動化存股──小資也能年賺15%》。

【Facebook】
艾蜜莉—自由之路
【個人網站】
艾蜜莉—自由之路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