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開講

再努力也買不起房,躺平就好?過來人分享:不要在該拚搏的時候選擇躺平

撰文者:畢德歐夫 更新時間:2025-06-10 瀏覽數:1,820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摘要
1.台灣這環境確實讓人有基本生活水平,但如果想更上一層樓,就必須靠自己努力打拚,釐清資本主義的規則,為社會其他人提供更好的價值交換,自然就能獲取合理的報酬,達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標準。


2.年輕人現在普遍求學到大學甚至碩班畢業,25歲才開始當社會新鮮人,確實很辛苦,因為才上班不到5年,就開始面臨長輩給予的壓力,婚姻、買房、生子等...,甚至有些人到了35歲都還沒存到第一桶金。30歲怎麼會說自己不是年輕人,當然還是,不要在還可以拚搏的時候就選擇躺平。

打開電視、網路媒體,只要收視率高的標題,幾乎都是訂一些吸睛的標題,而且不外乎都是年輕人貧窮、無法買房、買股的議題,從點閱數來看,確實數字都很不錯,以前沒有細想,媒體說什麼往往就跟著覺得是什麼,這大概是20年前的事情了。

所幸後來遇到不少前輩好友,也有認識媒體讀者,才知道很多都不是真的,只是商業媒體要達到目的所使用的手段。


在前幾天推薦的《真確》這本書中,作者用清楚的數據舉證,全球的貧窮人口確實不斷減少,愈來愈富裕才是這世界的樣貌。

「把全球所得分布分成4級來看,第1級是最貧窮,第4級是富裕,把這4個所得等級想成電玩裡面的等級,人人都想從第1級升到第2級,再繼續往上升,只不過這遊戲很怪,第1級的難度反而最高。」這是作者在第1章節就寫到的一段話。

第1級的貧窮不是所謂買不起手機,買不起平板電腦,這跟我們所認知的貧窮大不相同,而是每天只能賺1美元,回家路上還要撿木柴,貧脊的土地歉收還沒得吃,生病狂咳嗽停不了,可是要到很遠的醫院沒交通工具,也付不出錢,這是所謂的「赤貧」。

如果作物有幸豐收,努力不懈拿去賣,或許可以多賺幾塊錢,順利邁入第2級((當今約10億人過上這樣的生活)。

書中提到的第2級則是每天已經有穩定食物可吃,可以買腳踏車,幫孩子買涼鞋,有電力可是不穩定,不用睡在泥巴地,但如果生病還是要籌錢買藥,有了桶裝瓦斯,不用再去外面撿木柴如果能去工廠或公司上班,那真是太好了,將是家裡第一個領薪水的人,邁入第三級(當今有30億人過著這樣的生活)。

書中引用各國數據提到的第3級長什麼樣?

每天忙碌16小時,一週7天不休息,家裡有水龍頭,不必外出打水,供電穩定,也可以買冰箱保存食物,更可以買摩托車去鎮上工作,不小心出了車禍,只好先看醫生等康復,這段時間由於有存錢的關係,生活還算沒問題,期待兩個孩子趕緊畢業去賺錢,可以做自己當年沒辦法做的那些好工作,賺取更多薪水,為了慶祝,全家人還出門旅行,去海邊看海,開心玩了一下午(當今有20億人過著這樣的生活)。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