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情報站

全球拼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

「碳手印」成ESG投資新趨勢

撰文者:鄭杰 更新時間:2023-02-01 瀏覽數:22,512

關鍵字:

ESG 減碳 碳手印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手印比足跡更重要,ESG(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投資新趨勢「碳手印」正在興起!


長期關注永續投資議題的柏瑞投資集團全球執行長艾瑞特(Greg Ehret)表示,在全球減碳浪潮之下,「碳手印」將是氣候議題中最具威力的投資主題,在未來10年,相關市場將持續擴大,碳手印相關企業也將會是未來10年最值得投資的企業。

「碳足跡」是在近年來全球永續浪潮之下,最為人熟知的永續概念之一。但是接下來,投資人更該關注的,將是能夠帶來更大商機的「碳手印」概念,以及相關企業(詳見表1)。

相較於「碳足跡」
「碳手印」更積極減碳

所謂「碳足跡」指的是,一項產品或是活動,從製造、使用到結束,整個生命週期過程中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當永續生活成為全球焦點,先前人人都忙著盤點自己的碳足跡,因為無論是個人或企業,若想要加入減碳行列,第1步就是要先了解自己到底製造了多少碳排放,才能知道該從何著手減少碳排放。

然而,碳足跡著重的是如何降低個人或是企業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對於碳中和目標來說,這其實是相對消極的作為,畢竟只要有生產與活動,就難以避免產生碳排放,就算再怎麼努力消減碳足跡都仍有其限度。

正因為外界日漸了解碳足跡發展的限制,才有了與之相應而生的「碳手印」概念。

「碳手印」,是由芬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VTT)在氣候領導聯盟的支持下所提出,強調個人或是企業為了對氣候變遷、降低碳排放產生積極影響而採用的行動。

簡言之,碳手印就是為了減少碳足跡所做的一切,是更加積極的減碳行為。

相較於碳足跡減少有其極限,碳手印的目標則更加長遠、能夠發揮的空間也更加廣泛。提出這個概念的芬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就指出,當企業生產與提供服務是以碳手印為出發點,基本上其在減碳方面能夠發揮的影響力,本身就沒有上限。

以企業來說,碳手印指的就是透過提供的服務跟生產的產品,幫助其他人減少更多的碳排放,能夠更加準確的呈現企業對於遏制氣候變遷的貢獻。

助其他企業減碳的公司
在未來10年最值得投資

全球至2050年預計將投資超過65兆美元以實現淨零排放,艾瑞特受訪時指出,他們認為那些能夠引領潮流、幫助其他公司實現碳中和的公司,將會是未來10年內最值得投資的優秀公司。

畢竟基於碳中和目標,世界各國的政府將不可避免的會對企業實踐碳中和施加更大壓力,也會支持那些可以幫助其他企業實現碳中和的公司。因此,艾瑞特認為,碳手印將會是2023年很重要的投資主題趨勢,亦是創造超額報酬的機會,而那些能夠幫助其他公司減碳、達成碳中和目標的公司,也將是他們未來一年最主要增持的標的,艾瑞特甚至斷言:「這個趨勢甚至將延續10年。」

至於實際上是哪些產業或是企業與碳手印概念相關?艾瑞特回應,其實要找出具有碳手印概念的企業或產業並不困難。在產品製造方面,如風力發電扇葉的生產商、風車渦輪機的生產商等,又或者是太陽能相關產業,這些都是明顯與碳手印概念相關的企業,在市場上有許多能幫助人們降低碳排放的產品跟公司。

雖然要找到具備相關概念的企業或產業並不難,但艾瑞特指出,真正的困難之處在於「數據」的準確性,因為當前數據揭露並沒有一致性,在不同的市場、產業中有不同的測量方式,缺乏完整的數據庫,也沒有人可以用某種特定的方式去衡量所有企業。這樣的問題不僅是柏瑞的問題,對所有想要實現碳中和的人來說同樣困擾。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