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常識

2大指標 為保單安全把關

撰文者:彭金隆 更新時間:2013-07-01 瀏覽數:17,643


買保險,除了要慎選保單,更要仔細挑選保險公司!雖然保險市場有政府幫大家把關,但是,我認為,消費者才是約束保險公司最重要的力量。如果所有消費者都很會「挑」,保險公司經營者自然會更加警惕,以免被抵制,付出慘痛代價。

不過,保險公司經營有高度專業性,一般消費者要如何判斷保險公司經營的好壞?除了打探市場口碑外,實際經營數據不可或缺。建議消費者可到各保險公司官網首頁,找到「資訊公開」專區,然後依序點開相關法定應公開資料。基本上,評鑑保險公司可以從財務與業務2大指標來評估。


指標1》看財務

保險公司財務是否健全可從2個地方入手:1.觀察損益表是否持續獲利(或大部分時間都是獲利)?2.檢視資本適足率RBC比率是否達200%以上?如果一家公司(除新設立者外),過去5年∼6年幾乎都處於虧損,RBC比率也多不及格,且被主管機關限令要求增資,可是儘管三令五申都還不能完成增資,若有以上徵兆則該保險公司的財務體質肯定堪慮,消費者千萬要小心。

指標2》看業務

業務健全性可以由保險公司被裁罰的公開紀錄觀察。在資訊公開專區中,會鉅細靡遺公布保險公司被主管機關處罰之所有細節。如果發現一家保險公司多年來重大缺失不斷,曾被主管機關處以高額罰金(如1年累積超過千萬元,單件超過300萬元∼400萬元以上)、連公司負責人都因誠信問題被處分、重大投資項目(如不動產投資)故意違法(不僅是違規)等,對這樣的保險公司同樣不能有任何期待。

做完上述功課後,只要發現單一項指標出現異常,就應該要特別注意,若持續有多項問題同時發生,建議消費者最好不要跟自己的錢包過不去。

許多人問:如果買保單前保險公司還沒出問題,直到投保多年後才出事,該怎麼辦?這時候就要靠定期檢視了,買了保單,最好每半年或1年就重複上述查驗動作,只要發現警訊,就應考慮採取適當的風險管理措施。

至於風險管理要如何做?由於具保障性質的保險商品,不像投資基金、股票可以自由進出。而且投保條件通常是與年齡和身體健康狀況有關,一旦貿然解約,除了可能無法再買到原來的保險理賠權益外,還會蒙受保單價值損失。因此,如果發現警訊,第一時間不建議考慮解約,而是停止再向這家公司增購其他保單。

再者,保險公司從出現警訊到真正出事,通常會經歷一段頗長的過程,消費者毋須慌張,可根據保險公司財務狀況,依投保性質考慮逐步退出。

儲蓄性質保單如果已經到達正報酬,可優先處理;保障性質較高的險種,因為風險相對較低,可考慮繼續保留。

即使最後決定要退出,建議可先用保單貸款方式將保單價值貸出,最後的下下策才是考慮解約。

(plan_smart@bwnet.com.tw)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博士
經歷: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副祕書長、金管會人身保險保單審查委員
現職: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

  • «
  • 1
  • »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