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術

用台灣發行陸股ETF 直接參與中國多頭行情

撰文者:戴瑞瑤 更新時間:2015-05-26 瀏覽數:66,322

5 交易眉角》留意指數成分股、交易單位

雖然在台灣投資陸股ETF就像買賣台股一樣容易,但因為是投資中國市場,在挑選與交易上還是需注意下列眉角:


眉角1》從指數成分股觀察ETF走向

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廖崇文建議投資人,在看陸股ETF時可從指數內的產業板塊來考量,目前台灣掛牌的陸股ETF追蹤指數包括:上証180、滬深300、上證50、富時中國A50。

其中50系列的大型藍籌股較多,「因為上海證交所上市A股有1,000多檔、深圳證交所有1,200多檔,只挑選其中的前50名,滬深300是挑選市值前300名,相對也比較多中型類股。」廖崇文說。

此外,金融股占陸股指數比重很高,像是招商銀行、民生銀行等,上證50成分股中金融股就占70%,富時中國A50中金融股占65%。而滬深300指數的金融股比重為38%、上証180指數的金融股比重46%,金融股比重皆比上證50指數低,但內含許多具成長動能的中型類股,類股也比較分散,如果投資人較偏好日常消費型、資訊科技的中型類股,可以選擇追蹤滬深300的A股ETF。另外,國內業者將在2015年6月推出新的陸股ETF「深圳100」,此為追蹤深圳證交所上市的前100大公司,深圳證交所掛牌公司偏重內需市場,適合看好中國消費內需產業的投資人選擇。

每個指數的成分股會定期變動,像滬深300指數每半年變動一次、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則每季變動一次,且會提前公告是否有成分股遭下市、併購或更換。投資人可以直接在上海、深圳、香港3個證交所網站上查詢。

眉角2》跨境掛牌ETF的交易單位與台股不同

而在交易時,李孟霞提醒投資人,跨境掛牌的ETF交易單位與台灣股市不同,像恒中國、恒香港,因為是直接從香港引進,不同於台股每張為1,000股,恒中國1張為200股、恒香港1張為100股,上證50也如同香港證交所規定,1張為100股,投資前可要特別注意。

眉角3》避免溢價幅度高的ETF

要買進陸股ETF,除了考慮指數外,李孟霞認為還要觀察近期ETF的折溢價情形。ETF追蹤的是指數或指數基金,因此淨值會與指數相近,但投資人買進時是在股票市場以市價成交,但市價與每日淨值可能並不一致,她建議投資人最好選擇溢價幅度小,也就是市價與淨值較貼近的ETF。

眉角4》沒有漲跌幅限制且沒有配息

陸股波動起伏比台股大,李孟霞提醒投資人,如果是投資台灣股市的ETF,譬如台灣50,有漲跌幅最大10%限制(2015年6月起由7%放寬至10%),但如果是投資陸股的ETF,不管是追蹤A股還是H股,都沒有漲幅最大10%限制,因此最好掛限價單來買賣。此外,不同於投資台股的ETF,目前在台灣掛牌交易,投資於A股或H股的ETF都沒有配股息的機制,成分股所配出的股息會納入淨值之中,投資人只能靠賺取價差來獲利。

圖解查詢》折溢價

1. 各個投信公司網站都可以查詢即時淨值跟折溢價幅度,此處以鉅亨網查詢FB上証的折溢價為例。

在鉅亨網(www. cnyes .com) 首頁右側中間「全球股市」輸入所要查詢的ETF代號,以欲查詢FB上証為例,➊輸入股票代號「006205」。接著,畫面就會跳出該檔ETF的➋連結頁面,點選後就進入該ETF的資料頁面。

2.在該ETF的頁面上方選擇➊「基本面」當中的➋「ETF折溢價」, 就會呈現近期該檔ETF的折溢價幅度,負值表示折價、正值代表溢價。

一檔ETF成交價高於淨值就是「溢價」,代表市場看好這檔ETF;相反的,成交價低於淨值,就是所謂的「折價」。計算公式為「(市價-基金淨值)/淨值×100%」。

通膨吞噬保障?快讓保障自動加乘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