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資教學

晨星亞洲ETF研究總監蔡俊傑投資教戰

3要點挑選優質ETF 拉高獲利

撰文者:賀先蕙 更新時間:2017-02-01 瀏覽數:20,088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過去1年, 在台灣發行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數量大爆發,若加計槓桿2倍、反向1倍以及不同幣別等,新掛牌的ETF數量超過20檔,包括商品期貨ETF、債券ETF都陸續在台灣掛牌。

ETF產品如此多元,投資人應該如何檢視一檔ETF的好壞呢?晨星亞洲ETF研究總監蔡俊傑接受《Smart智富》月刊獨家專訪時強調,投資人可以透過思考以下3點,來檢視一檔ETF是否值得投資:


要點1》確立投資策略及資產配置比重
第1,最重要的還是要先建立自己的投資哲學、決定資產配置的比重。蔡俊傑指出,近年來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地區,槓桿和反向ETF都大受歡迎。但這兩類ETF,其實比較適合作為避險工具。

要長期投資、累積資產,最好還是用原型ETF做好資產配置(例如美股ETF、中國股票ETF或者債券ETF等),當市場有波動時,再用反向或者槓桿ETF作為風險管理的工具。

要點2》了解該檔ETF追蹤的指數為何
第2,一旦決定要用ETF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很重要的是—「不要只看名字!」因為從ETF的名字無法看出這個產品的全貌。一定要明白它的產品、它所追蹤的指數是什麼。

舉例來說,2016年,元大、富邦和國泰投信,都發行了美股相關ETF,包括元大標普500ETF、富邦NASDAQ-100 ETF和國泰道瓊工業平均指數ETF等3檔。但由於他們追蹤的指數不同,特性也大不相同。

標普500指數追蹤的是美國500檔市值最大的股票。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則是一檔價格指數,包含了30檔美國藍籌股,範圍涵蓋各產業、但是不包括公用事業及交通產業。而NASDAQ-100 ETF則是追蹤那斯達克掛牌的100檔市值最大的股票,但是不包括金融業,主要以科技、生技、電信等產業為主。由於追蹤的指數性質不同,ETF呈現的特性也會有所不同,例如標普500指數因為投資500檔個股,分散性就會比道瓊來得好。而那斯達克則是較偏重科技、生技股,產業集中度較高。

要點3》選擇低成本、低追蹤差距的ETF
第3,決定好要將哪些類型的ETF納入投資組合中之後,可以再根據成本和追蹤差距(Tracking Difference,亦稱為追蹤偏離度)兩個指標來檢視一檔ETF的優劣。「衡量一檔ETF最簡單、也最重要的兩個指標,就是低成本和低追蹤偏離
度。」蔡俊傑強調。

「一般來說,當其他條件都均等時,一檔ETF的成本是愈低愈好。如同過去晨星所強調的,『費用率是預測一檔基金未來表現最可靠的標的』。」蔡俊傑分析。

而追蹤差距,可能是一般投資人不太熟悉的一個概念,其實就是ETF跟其所追蹤的指標指數之間的差距。

蔡俊傑強調,一般會以1年為期,來檢視追蹤差距。而這個數據是愈小愈佳,表示這檔ETF追蹤指數的能力很好。而兩者之間的差距,一般來說最好就是該基金的經理費加保管費等成本的加總。ETF的成本和追蹤差距,都可以在各家發行公司的官網和公開資訊觀測站上查詢到。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