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商學暨經濟學博士許溪南傾囊相授逾20年經驗
搞懂現貨、期貨與選擇權差異
撰文者:黃嫈琪
更新時間:2017-09-01
瀏覽數:38,139
編按:台股站上萬點,投資人想參與股票市場,除了現貨市場(直接買賣股票),還可以活用選擇權、期貨等衍生性工具來創造獲利或達成避險目的。
以選擇權而言,要怎麼提高勝算?於大專院校講授衍生性金融商品相關財務課程逾20年的許溪南博士,長年鑽研選擇權交易原理,他在歷時3年完成的著作《選擇權交易原理與實務》當中提到,成功的選擇權交易,不僅要能判斷多空方向,更要懂得訂定最適合的履約價,制定最佳策略。實際投入市場之前,若能真正掌握選擇權的原理、各種策略的風險及使用時機,將能有效提高勝算。以下為新書摘要:
經濟學告訴我們,人類的欲望無窮,資源有限。在自由經濟體系下,人們透過市場交易,價格自由競爭,取得商品及勞務來滿足其欲望。提供商品交易的地方有現貨市場(Spot Markets)、期貨/遠期市場(Futures/Forward Markets)以及選擇權市場(Options Markets)。
選擇權是一種權利
到期時買方可不履約
不同的市場,有不同的交易機制,分別介紹如下(本文時點敘述以小寫「t」代表現在,大寫「T」代表到期):
1.現貨:解決立即需求,
買賣雙方立即完成交易
現貨市場是提供現貨商品的交易平台,解決人們立即的需求。
例如,張三現在覺得需要買件新衣服,他可到百貨公司、時裝店或大賣場等現貨市場,看看款式、看看價格,可能經過議價而成交;接著,成交後為交割(Delivery),即買方依成交價(現貨價格)支付貨款、取得商品,而賣方交貨並收取貨款。正式的交易,履行交割為買賣雙方的義務。
2.期貨:解決未來需求,
未來特定時間須履行交易
期貨/遠期市場是提供遠期商品的交易平台,解決人們未來的需求。
例如,農人於6月時覺得今年風調雨順,預期小麥應該豐收,但也擔心秋收時的小麥價格大跌,影響收入,於是在6月10日透過經紀商賣出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9月小麥期貨,以鎖定未來的收入。
注意:賣出的小麥期貨價格是由6月10日當天期貨市場的買賣雙方(即市場的供需)所共同決定的。在9月小麥期貨到期時,買賣雙方都有義務完成交割,即買方付款(依期貨價格),賣方交貨。若某一方不想交割,應在9月小麥期貨到期前平倉,否則就會違約。
3.選擇權:先交易權利,
到期時買方可選擇是否履約
選擇權市場亦可提供遠期商品的交易平台,但選擇權市場的交易更為精心設計,是人類交易史上的一大創舉。
不同於期貨或現貨市場都是直接交易商品,選擇權市場則先交易權利(Rights),再由權利的持有人(買方)決定到期時是否履約。因為選擇權是一種權利,對持有人來說,如果到期時履約(Exercise)對他有利(造成獲利),他就選擇履約;反之,如果履約對他不利(造成損失),他可以選擇不履約。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