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沒說的事

區分「想要」與「需要」,避免不必要開銷

蔡燦得:理財最重要的是習慣養成

撰文者:林正文 更新時間:2018-02-01 瀏覽數:126,246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關鍵字:

存錢 理財 存款 蔡燦得 減法生活

職場體悟》
不再追逐流行
轉而注重內在涵養
除了父親的話,在2006年因力求轉型而加入果陀劇團的她,也從舞台劇前輩們的言行得到同樣的啟發。她發現,李立群每天都穿同樣的T恤,而金士傑總是背個舊帆布書包。這些前輩身上沒有名牌、精品,但是他們飽讀詩書、熱愛表演,根本不需要物質來襯托,談吐舉止自然帶著迷人的光芒。曾經因為追流行而一度迷戀名牌的她,轉而看表演、閱讀各類書籍,自然而然的減少只為了滿足虛榮心的花費,自此過著「錢夠用就好」的簡單生活。

蔡燦得表示,因在演藝圈長大,深知這是很難做規畫的行業,也深信「不確定,是人生的常態」。她看過無數前輩、朋友的演藝生活起伏不定,她自己本身就遇過多次的無常。例如已經談好數百萬片酬的戲劇演出,隔週說不拍就不拍;或者,她和經紀公司因理念不同,便請公司「不要安排工作」,結果長達1年都沒有收入。不過因為還是有儲蓄,所以她可以照舊過日子,也能安心嘗試新的機會。


蔡燦得用多年積蓄買下房子後的4年多,一直依賴家人照顧的她,決定要搬出來,目的是為了訓練自己「獨立生活」。不過因為她喜歡嘗新,所以選擇租屋,近10年來,從永和的小套房、國父紀念館的50坪中古屋,到大安區的28坪華廈,至少搬過3次家。幸運的是,她這幾次都是租到朋友的房子,所以租金都會少收1,000元~2,000元。

雖然搬家頻率高,蔡燦得反而樂在其中,「因為搬家是分辨『想要』和『需要』最好的練習。」她說。每次在整理東西時,就會清出許多不再穿用的衣物,她會選擇丟棄或轉送,也因為這樣,讓她學會如何用「想要」或「需要」來做消費決策,避免浪費。

她舉例,因為工作忙碌而習慣使用網路購物,但她規定自己在按下結帳鍵之前要先檢查。假如是買食品蔬果,就先檢查冰箱的存量;如果是買衣服或鞋子,就檢查衣櫃和鞋櫃裡是否有類似款式,有不足才需要下單。「所以,我都不記帳,因為我的錢都用在『需要』的花費上。有時很認真記帳,未必會少花。」蔡燦得自信的說。

人生態度》
從藝人跨界為職人
探索更多可能性
相較於運用金錢時的冷靜與保守,蔡燦得談到工作時卻充滿熱情與憧憬。復興美工科班出身的她喜歡創作,嘗試寫部落格、影評、出書和繪製Line貼圖。2017年換了新的經紀公司後,她希望從藝人角色跨界為職人,探索更多可能性,甚至想要一圓導演夢。

「我喜歡的事情太多,都很『想要』去做做看,不再只是為了賺錢。」蔡燦得說。現在的她,認為賺錢不是追求身價成長,也不是想花錢時不用擔心透支,而是為了安心和開心,尤其當生活方式變得愈簡單,用減法降低花錢欲望後,會有更多心力投入在喜歡的事情上,創造出來的成就感,才是人生更重要的財富。

運用3技巧,克制衝動購物的欲望
蔡燦得每當想購物前,她會規定自己再次確認,以免浪費,並且會運用以下3個技巧:

技巧1》購物前先檢查儲藏空間,避免重複購買同樣的東西。
技巧2》多想一下生活習慣,確認這是「需要」的物品才購買。
技巧3》懂得「斷捨離」,超過2年未使用的物品就要丟棄。              (文◎林正文)

出生:1975年
學歷:復興商工美工科、永生基督書院英文學系學士
著作:《殺死小甜甜:勉強,有礙健康》、《自由,可不寂寞》
代表作:電視劇《全家福》;果陀劇場《淡水小鎮》、《徵婚啟事》
得獎記錄:1999年第2屆台北電影節最佳演員獎、
                 2015年上海現代戲劇谷壹戲劇大賞年度最佳女演員獎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