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退休去

資訊隱匿、認知障礙,導致高齡者金融剝削案件頻傳

2面向打造友善銀髮金融環境

撰文者:林竹 更新時間:2021-12-01 瀏覽數:33,754

獨居的黃媽媽,每天生活最大的樂趣,就是到住家附近的運動中心泡三溫暖、和鄰居聊天話家常。這天聽到熟識的鄰居投資海外股票獲利近30%,讓黃媽媽很心動,抱著「幫老後生活加分」的想法,她把一大筆現金交給鄰居投資,不料因對方配置不當,竟嚴重虧損,賠了快8成的本金。

像黃媽媽這樣的情況,在我們日常生活或報導中時有所聞。像這種具特定信任程度者,為自身利益,在非法或未授權下,不當使用或支配高齡者的財產情況,被稱為「高齡金融剝削」。根據金管會統計,2018~2021年7月底,銀髮金融消費爭議申訴案件合計為1,831件,而2021年前7月就有325件,占金融消費爭議總申請案件7.4%,且有向上成長趨勢,顯見高齡金融剝削案件發生率不容小覷。


金融剝削案件的受害人,通常是有一定程度資產的長者;加害人並非陌生人,而是被害人認識的熟人,可能是長久互動的理專、相識多年的鄰居,甚至是血濃於水的親人或家人;政治大學商學院金融系教授楊曉文指出,高齡剝削之所以猖狂,除資訊的隱匿或誤導,高齡者本身的認知障礙,導致做出錯誤的財務決策,也讓畢生積蓄付諸流水,很難或沒有機會找回。

想遏止高齡剝削現象,監理機關如金管會,已就研擬高齡商品銷售證照、強化金融從業人員教育訓練、拉大監理力道等方向著手。但楊曉文建議,也可從打造友善的「銀髮金融」環境來著手。「拆解這4個字,『金融』是金融業提供金融商品與服務,滿足客戶需求,而『銀髮』則是針對高齡的個人客戶,所以『銀髮金融』就是針對銀髮高齡族群,提供適合的商品與服務,滿足其銀髮生活所需。」她認為,想塑造友善環境,就應從商品、服務2大面向來著手:

商品面》細分年齡層
推出更符合需求產品

金融業設計、提供的金融商品,自然是打造良好銀髮金融環境的第1要點。楊曉文說,目前金融業推出的商品,仍是以滿足絕大多數民眾需求為主,針對銀髮族專屬設計的商品相對較少,僅有銀行推出的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編按:以房養老),以及安養信託,還有保險業推出的小額終老保單、年金險等。

以小額終老保單來說,就是相對突出的銀髮金融商品。在金管會的政策要求與誘因下,壽險業在2016年開始推動小額終老保單,保單內容隨著時間推動而不斷調整,現在每人最多可投保3張的小額終老保單,且保額上限也提升到70萬元,規畫相對有更多彈性。

但楊曉文認為,針對銀髮族設計的商品,應更細緻化、差異化。她建議金融業可將銀髮族再依年齡區分,55~65歲的銀髮族群再過幾年就退休,但仍有資產累積的需求,可設計穩健偏低風險的工具,協助其打造退休現金流;但65歲以上銀髮族,這時需要的是保全財產、避免被詐騙,因此就可朝保全資產的方向設計。

另外,商品也不僅限於與理財投資有關,銀髮族也有健康、長照的需求。她認為,金融業可運用金融科技與數據分析,找出銀髮族的需求,分眾化設計需要的醫療或長照相關商品。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