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充電

把雜事加工成行動 建立時間管理「高鐵」的SOP

撰文者:張永錫 更新時間:2017-07-26 瀏覽數:4,005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爸爸,我想和你聊一件事情。」我們家老大Kris 說。
「什麼事情?」我回答。
「我知道為什麼建造高速鐵路系統對台灣很重要了。」Kris很認真的說。
「說說看,」原本在閱讀的我,聽到兒子想要發表想法,就放下手上的事情,專心傾聽。
「就像是把雜亂的電線,『束』在一起,這樣就很整齊,高速鐵路系統把北、中、南往來交通原本低效率的移動方式,『束』成一個高效率的公共運輸系統,因此對台灣很重要。」Kris開始滔滔不絕說出他的見解,哇!還真是不簡單。

我也想到小時候,台中到台北,平時就要花上3、4個小時搭火車,現在只要1個小時就可抵達,高速鐵路真的帶給我們更高的效率。進而聯想到,我們連通「收件匣系統」及「行動提示系統」,就需要這樣的高速鐵路系統,這個系統叫做:「把雜事加工成行動」。


把雜事加工成行動
把雜事加工成為行動,具體來說是什麼意思呢?我認為可以分成2個部分來理解。

1.想像完成事情後的預期結果:如果雜事比較複雜,不是一個動作可以完成,那麼我們就要先對完成的結果有個概念(還記得第一個習慣裡教大家的自然計畫法嗎?),這樣才知道要往哪裡走,就像要先知道終點站,才能買車票呀)。

2.思考我們需要的行動提示:接著要瞭解我們的現況(知道出發站),思考如果要前往預期結果(目的地),中間需要推動哪些行動(是搭統聯去?還是搭高鐵去?)。

這就是把雜事加工成行動的基本思考模型,當然,下面我要教大家更具體有效的作法。

加工的「文法公式」
什麼是文法公式呢?其實所謂的行動任務,就是我們「描述一件雜事」的方法,如果我們很表面的描述一件事情,那這件事情怎麼樣都無法被推動,但是如果可以用行動的概念去描述一件事情,這件雜事就變成行動,所以是一種文法。

雜事加工成行動的文法公式就是:主詞+動詞+受詞+受詞

主詞
主詞如果是我,那就是自己執行,如果是別人,那就是授權給人執行。如果行動敘述是「打電話給Kris 問輪胎店電話號碼」,那麼其實是可以授權他人的行動。

動詞
在你的任務描述裡加入「動詞」,也就代表你要做什麼動作,時間管理有五種動作最常使用,一一介紹如下。

使用電話:不論是打電話或使用App溝通,都可以用打電話作為動詞。
當面溝通:人與人溝通,用Line、講電話效果都比不上當面溝通,因此如果是重要的事情,建議儘量要用當面聊的方式。
外出:有些事情,需要離開家或辦公室才能處理,就可以用這個動詞加工,列成清單,外出時一併處理。
電腦:有些需要大量打字或者特殊軟體的事情,就用這個動詞來加工。
思考規劃:有些事情需要進一步的規劃,可以用此動詞加工,例如思考並列出今日青蛙。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