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型保險

商品推陳出新,該加買或汰換?

外幣保單總體檢 謹記3原則

撰文者:林 竹 更新時間:2011-04-28 瀏覽數:12,256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2.中期:若在繳費期間或期滿後,有到美元區國家留學、移民等需要一筆美元資產的人,適合選擇繳費期間較長,且繳費時保額遞增,期滿後可解約拿回一筆錢的美元增額壽險商品。

3.長期:擔心20年後退休,資產會被通膨吃掉的人,則適合拉長繳費時間、滿期後保額會每年遞增的美元增額壽險商品。


原則2》留意配置比重
不可超過總資產5成

在新台幣升值的趨勢下,規畫美元保單等外幣理財,的確對投資人相對有利。但永旭保經業務協理李成灝提醒,就資產配置的角度,如果一下子買很多張美元保單,等於把「雞蛋放同一個籃子裡」,風險太大。

所以在檢視美元保單時,除了購買目標與保單內容,也要試算一下,手上的美元保單占整體資產的比重有多少。

對正在做長期理財規畫,如儲備退休金,且外幣資產只有美元保單,風險屬性趨向保守的人,李成灝建議,美元保單保費支出占總資產比重不要超過2成;若是做短期理財規畫、目標愈明顯者,占比可往上增加,但最高不要超過總資產的5成,才不會在發生危機時,一下全都「賠了了」。

原則3》降低匯兌風險
記錄匯率,設立基準點

對於採分期繳保費的人來說,要注意換匯的時點。因為在繳保費的時候,必須先把手上的新台幣換成外幣,再繳保費給保險公司,因此就會多了一個匯兌的風險。

大誠保經業務副總李漢文建議,可以把每一次繳費時,新台幣兌換外幣的數字記錄下來,藉此推估出一個自己專屬的換匯基準點。

舉例來說,若前幾次繳費時,換匯成本在29.5到30元之間,那麼29.75元就是你的繳費平均成本,當未來匯率接近,甚至低於這個數字時,可以先把手上的部分新台幣換成外幣,不僅能用更少的錢來繳保費,也能確保自己未來換匯時不會換在高點上。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