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營商短進短出,參考意義不大
3大法人中除了前面介紹的外資和投信之外,還有所謂的自營商。簡單來說,自營商是以本身自有資金在市場上買賣有價證券,賺取價差,純為公司賺錢的機構,且不得接受客戶委託,亦不得從事信用交易。
一般市面上大型的綜合券商,例如:元大等,內部都會設有自營商。從2016年9月證交所統計的證券商成交金額可以看到,自營商成交金額占整體大盤比重約7%,和外資相比,操作金額可說是小巫見大巫,對股市的影響力也十分有限。
一般來說,自營商會購買股票,除了自營投資操作之外,更多的目的在於為了權證發行所進行的現股避險。券商發行認購權證後,就必須建立現股部位,來對沖股價上漲對權證發行商所帶來的風險。同理可證,若賣出認售權證,就必須賣出部位,自營商大部分的買賣超都屬於此種類別,因此可能忽買忽賣來調節,並不是真的看好或看壞。
除了權證的避險買盤之外,自營商有時也會做短線交易,但是延續性不強,投資人不好跟。有時候甚至今天買,明天就賣了,投資人如果今天看到自營商買進,隔天發現還有盤下低點可以買,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很幸運,因為你可能已經變成自營商倒貨的對象了。(文◎詹宛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