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賺錢的投資方法很多,但不論使用哪種方法,一定要把握住關鍵重點,譬如技術分析派看重K線、KD值等,而對存股來說,重中之重,就在每季財報。
存股,是把自己當成公司經營者,以長期經營的角度來看這檔股票是否有未來,因此一天或一週的股價漲跌,對存股者來說是較不具意義的,但每季的財報及年報的表現,就是決定存股者手中股票去留的關鍵要素,譬如存股達人華倫老師一向持股不賣,但若見到企業連2季獲利衰退,就極可能會決定出清股票。
也就是說,當企業開始變壞,而且後面可能更壞,就是跟股票分手的時機來了,這也足以釐清一些對存股投資法的常見謬誤,存股,並不是買進後就什麼都不管,只傻傻地存,存到運氣好變千萬身家,運氣不好變苦命人家。
認真的存股者,不必天天盯盤,但必定季季看財報,甚至更謹慎些的投資人,還會追蹤月營收的變化做參考,才能掌握企業經營的消長,因為就算是優秀企業,也有可能從好學生變壞學生,只是優秀企業維持好成績的機率比較高一些。
財報數字的解讀,搭配時勢、環境的變化,對存股成績單影響極大,但財報該怎麼解讀?這正是不少存股投資人的疑問,基於此,《Smart智富》採訪團隊,特別以每季為時間單位,幫投資人追蹤熱門存股的最新變化,並邀請多位存股達人提出他們觀察財報的角度,以及對一些重大事件或產業趨勢的解讀。
投資市場上的資訊很多、雜訊也很多,如果你總是苦於看了太多訊息,最後卻莫衷如是,那麼不如化繁為簡,掌握每季財報,再輔以當季重要新聞事件,來驗證這些訊息的真偽或影響力的大小,剛開始或許還不能快速掌握重點,但練習幾季之後,將會發現心底彷彿明燈燃起,照亮了股市提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