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公司一直是我心目中存股投資組合中必備的股票,保全股中的龍頭中興保全(9917)是台灣第1家保全公司,且市占率超過45%,它的營收獲利穩定地成長,可以說是穩定又不失成長性,所以一直是我存股投資組合中占比最大的持股。
我從很早之前就注意到,在我代課過的學校、路上的店面、銀行或是自動櫃員機(ATM),絕大多數都是安裝中保或是新保(9925)的電子保全系統,其中,中保又是龍頭地位。
駐衛警營收下降
逐漸將業務轉向「中保無限+」
我在2012年年初時,以57元∼59元的價格買進中保,隨後中保的獲利與配息不斷成長,中保的股價也一路向上,所以我後來也不斷加碼買進。
不過,2015年11月到2016年2月的營收年增率連續出現衰退,2016年的1月與2月較去年同期的衰退幅度又加大,分別為-7.11%以及-4.24%,我擔心營運狀況是否出現問題,就打電話去詢問中保發言人蘇盈彰。
發言人的回答是,由於《勞基法》最低基本工資不斷上揚,導致這部分經營較辛苦,中保現在只選擇毛利較高的場所設置駐衛警,所以駐衛警營收下降,這是公司的政策,希望逐步將業務轉到毛利較高的「中保無限+」(編按:物聯網的生活服務),只要這部分的用戶規模有擴大,獲利就會跟著回升。
發言人也說,雖然中保2015年第4季營收衰退,但毛利率、獲利比起2014年第4季是成長的。至於「中保無限+」服務站,預計2016年要開出10個服務站。
我觀察,中保3月、4月、5月的營收年增率也的確開始翻正,年增率分別是4.65%、1.54%、3.51%,雖然累計營收仍較去年略微下降,但可以看出已恢復成長趨勢。
2016年第1季中保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創近年新高,轉型算是滿順利的,目前仍是成長趨勢,不過中保對我來說,股價還是略貴了一點。自從中保切入長照、物聯網服務後,本益比被市場調升,依照財報狗網站,2016年5月的本益比(月均價÷近4季EPS總和)為19.9倍,較新保同期的本益比14.18倍高出許多,若以配息殖利率來說,中保只有4.41%(截至5月底),而新保則為5%(截至5月底),雖然龍頭股本來就享有較高的溢價,但對我來說股價還是略貴一點。
我自己偏好在下跌的時候買進股票,至於跌到什麼時候?我會根據中保本益比來決定進出場價位,由於中保的本益比通常在18倍到21倍之間,我判斷中保獲利成長的趨勢應該還會繼續。
以中保2016年第1季往前合計共4季的每股盈餘4.56元來計算,乘上18倍的本益比就是約82元左右,我會等到82元以下再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