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共同基金之外,近幾年還有一種型態的基金也愈來愈受全球投資人重視以及青睞、吸引全球資金大量湧入,那就是-指數股票型基金(ETF,Exchange Traded Funds)!
什麼是指數股票型基金呢?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用買賣一般股票方式交易,來追蹤某一指數表現的共同基金,其投資組合會盡可能的比照指數的成分股組成,而投資人透過買賣ETF,目標在賺取與追蹤指數同步的報酬率,也就是若追蹤指數上漲5%,投資人就可望獲得5%的報酬。
優勢》採被動式管理,擁汰弱換強特質
ETF雖然也是基金的一種,但是與共同基金在設計以及投資目標上,卻有不小差異。
舉例來說,對共同基金而言,基金經理人可以說是一檔基金的靈魂人物,由基金經理人主導基金該投資什麼、該投資多少比重、什麼時候該停利、停損,等於共同基金的績效成敗都掌握在基金經理人的手上,若是經理人判斷精準,那麼基金就能繳出傲視市場的成績單;反之,若經理人判斷失誤,則基金績效可能就大不如人。而透過基金經理人的主動操作,共同基金的績效目標就是希望能夠打敗大盤。
ETF的設計概念卻恰好相反,ETF採取被動式投資,降低人為操作因素,投資組合是模擬追蹤的指數而買進一籃子股票,也就是指數包含的股票,ETF才會持有,並非由經理人決定持股,例如元大台灣50(0050),追蹤的是台灣50指數,元大台灣50的投資組合就只會是被囊括進台灣50指數的台股市值前50大的公司。
因此一檔ETF每年的報酬率高低,可以說是完全取決於其追隨的指數於該年度的表現狀況。有別於共同基金績效目標在於打敗大盤,ETF則是希望報酬可以盡量貼近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