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是個保守族,也不太敢投資,過年期間,因為我手上有一點股票,看到國際股市大跌消息,動不動就跌5%、6%,嚇得我寢食難安。有沒有一種投資商品,只要比定存好一點點就好? (網友 苗栗吳媽媽)
A:今年投資環境看來艱難,很多人傾向放定存或買儲蓄險,但現在1年期定期儲蓄利率1.23%,今年1月公布的通膨率約0.81%,定儲利率減去通膨率,實質利率只剩0.42%,實在誘因不高;儲蓄險保本不保值,還有綁年期及解約的變數。
對於保守族,買債券是可考慮的方式(非債券型基金)。買債券最怕發行公司倒閉,可選政府或信用評等高的大公司,安全性較高。萬一倒閉、清算,債券所有權人也會優先獲得清償。
以中央政府公債而言,10年期公債票面利率通常會比定存好一些,不過也因為風險低、流動性也低,不見得買得到。由於最低的申購金額為10萬元,散戶其實也可以參與,若有興趣,不妨在首批發行時就申請參與抽籤,機率較大。相關資訊可到中央銀行網站查看公告,或向有經辦公債業務的郵局諮詢。
另外則是公司債,但是購買門檻較高,以一般的公司債而言,發行面額通常是100萬元起跳;還有一種外幣計價的公司債,主要為美元和人民幣計價。其中在台灣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又稱寶島債,有些發行面額相對較低。可到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網站,點選「債券→發行資料→國際債券資料查詢(含寶島債)」查詢債券資訊。不過,畢竟是外幣計價,換外幣時就會摻雜匯率風險。
櫃買中心網站的國際債券資訊,分為「一般投資人」及「僅售予專業投資人」,專業投資人可選的檔數較多,多是投資機構購買。但資產較高的自然人若符合「提供新台幣3,000萬元以上之財力證明」等相關規定亦可申購。買債券不用支付交易稅,但一樣有手續費,就看各券商給的折扣多寡。而在台灣發行的債券,利息屬境內利息所得,以10%費率分離課稅,不需再申報個人綜所稅。
自費醫療逐年增加?需要健康醫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