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請問TRF事件已經過了嗎?台灣投資人真的很健忘,現在市場又有一種DKO,大家都是一窩蜂,「聽說」很好賺,就會去買,哪管風險呢?到底要如何跟這一群人解釋,這種商品根本玩不起,賺會賺很少,但賠會賠很多!或許可以請你去教教理專,要怎樣說明,客戶才會真的了解? (網友 ANDY TIEN)
A:TRF(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的中文名稱是「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由客戶與銀行對賭人民幣兌美元的走勢,如果客戶壓對了,獲利是「本金×匯差」;若壓錯了,虧損則是「本金×匯差×槓桿倍數」。過去的購買盛況,的確是因為投資人相信人民幣只會升值,忽略貶值帶來的風險跟虧損。
你所提到的DKO(Discrete Knock-Out),全名是「歐式觸及出場遠期合約」,跟TRF一樣都是匯率選擇權商品,由銀行跟客戶對匯率的未來走勢做一個賭注。
我只能說,不懂的商品不要碰。其實看到合約內容的不對稱性,就應該要有所警覺。我對這種商品的解讀是──「當客戶賺錢時,銀行可以執行叫你出場的動作,但如果你賠錢,必須要到合約結束才可以出場」。這樣的說法,我認為較貼近事實,比一般銀行說的「獲利有限,損失無限」要再明確一些。但若理專這樣說,他的商品就賣不出去了。